据说每一个河南人 都有几个在陈寨住过的朋友「陈河南」
来源: 2023-09-24 14:16:04
2016年,随着城中村改造的开始,陈寨、庙李、刘庄等城中村退出历史的舞台。
这片承载着郑州低收入人群和无数郑漂族理想与希望的村落,就这样在一片推土机声中,成为城市回不去的记忆。
走过文化路北环路的繁华路段,穿过一个黑暗狭小的入口,一片光怪陆离的闹市街景映入眼帘。这里就是“陈寨”,郑漂人口中的“小香港”。
这个容纳了二三十万人口的破旧村落,是大部分郑漂族的第一个落脚处。陈寨,仅0.618平方公里的都市村庄,却坐拥着800余幢十几层的高楼。
楼与楼之间的间距不过几米,“一线天”、“握手楼”、“接吻楼”抬头可见,好像一伸手就能打开对面楼住户家的窗户。
当时,鱼龙混杂的村庄里,几乎所有人家都安装了防盗网,远远看去似牢笼一般,密不透风。一栋栋、一幢幢排列开来的楼房之间,是密密麻麻、纵横交织的电缆。
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我竟然以为自己步入了迷宫,吵闹的街景、熙熙攘攘的人群,顿时让人分不清东南与西北。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望而却步的村子里,却承载了二三十万郑漂族的梦想与期盼。
在郑州,那些看似时髦靓丽的摩登白领,她们大多数都曾有过在“小香港”拥挤度日的时光。狭窄的街口,每日都要担负数以万计的人流量,每每从这里走过,都似乎经历了一场洪水猛兽,出个家门就好像到了农村赶集一般热闹。
李宁,住在陈寨的小白领,整天西装革履,身在村中,心却早溶于都市。平时,工作出入高档写字楼,却蜗居在都市村庄的陋室,每天早晚高峰,与数万“村民”同抢公交车。这不是个例,而是数以万计郑漂族的常态。
白天,大家都外出工作,村庄空空如也。到了晚上,陈寨立马沸腾起来,即使未入村庄,远远的便能感受得到它超高的人气。文化路两旁,服装、化妆品、植物、箱包、手机配件……各种摊位林立,倒是吸引了不少人驻足停留。
作为郑州第一大都市村庄,却也是乱的至极。缭绕的烟雾,醉酒的扰攘,打架的撕扯,救护车的悲鸣,浓妆艳抹、奇装异服的女人和男人,以及按摩店的彩灯闪着人们的眼睛……
陈寨,就是这样,郑州人嗤之以鼻,外地人视之珍宝,他们总是自嘲着说:“我们是一只脚踏进了都市,一只脚却留在了村庄。”破旧的城中村是大批郑漂歇脚的港湾,也是理想的跳板。
2015年1月,在陈寨居住的某妙龄女凌晨下班,在电梯口被害;今年1月,原阳一金店被抢,劫匪抢走价值百万元的黄金后逃跑,后在郑州沙门村被抓获......
瞧啊~这就是我们的“小香港”,打架斗殴、坑蒙拐骗,坐台的女郎、找乐的男人,还有破旧的旅馆、黑心的诊所。
郑漂们一边怨声载道,一边又惦恋着它低廉的出租屋,以及满迹在市井街头最真实的人生百态。大清早起来急着上班,到摊上买个鸡蛋灌饼、一杯豆浆,那是必不可少的美味。
至于卫生条件,常言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些摊儿虽然不大,但招牌不小,如“百年烧烤老店”、“郑州第一麻辣烫”等等,甚至我还看到一个手机屏保的小摊上写着“屏保世界大师”字样,让人忍俊不禁。
然而,陈寨终究是无法逃脱“拆迁”的厄运的。有些人,因为它的消失,笑了;有些人因为它的消失,哭了。这里,是梦想开始的地方,如今它拆了,跳板没了,徒留着满大街奔走东西、寻找栖息之所的身影,没有人会知道,他们下一站究竟会停留在哪里。
梦想、希望、爱情,甚至哭笑,关于城中村所有的回忆,都将在一声巨响之后,连同一堆废墟,成为永恒的过往。于郑漂而言,离别中暗合着的不舍,不是因为爱得太过深沉,而是因为奋斗过的痕迹过于深刻。
我2010年左右在庙李附近住过,晚上没事干出门就是摆地摊的和各种夜市,确实脏乱差也确实热闹。
这是一篇写于2016年的旧文,转出来,仅以此回忆当年在北环边上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