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房产指南 >

“探赢”元宇宙:数字员工、数字藏品有望成银行发力赛道

来源:证券日报   2022-01-21 10:39:29

本报记者 李 冰

见习记者 张 博 余俊毅

元宇宙已成为各路资本眼中的“香饽饽”。在资本的热捧下,相关概念板块也持续走强,并吸引很多科技巨头积极布局。《证券日报》记者对相关信息梳理后发现,截至目前,已有百信银行、江苏银行、浙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开始初探元宇宙。其中,虚拟数字人与数字藏品成为银行业较为关注的两大细分赛道。

当银行“撞上”元宇宙,到底能撞出多大的火花,迸发出多大的想象空间?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元宇宙是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应该关注的方向,银行应当以此为契机,将虚拟数字人和以数字藏品为代表的数字资产视为深化数字化转型的两大抓手,持续进行数字化探索和迭代创新,打造更加便捷的沉浸式金融服务体验。未来,银行与客户的交互方式、产品服务方式乃至银行形态将发生重大变化。

银行初探元宇宙两大赛道

虚拟数字人和数字藏品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后发现,虚拟数字人和数字藏品已成为银行初探元宇宙的两大主要赛道。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新任轮值主席朱幼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银行与元宇宙的结合,拥有广阔的创新想象空间和海量业务应用前景。随着元宇宙创新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更多银行的元宇宙创新应用正在途中。

记者发现,在数字藏品赛道,百信银行布局较为积极。2021年11月份,百信银行发行国内银行业首个数字藏品,并表态要“迎接元宇宙”;12月份,百信银行发行的数字藏品正式入驻百度搭建的元宇宙平台“希壤”数字艺术品展区,这也是百信银行面向元宇宙数字资产领域的一次创造性尝试。

在虚拟数字人领域,百信银行在2021年12月30日推出虚拟数字员工“AIYA”,同时推出业内首个数字资产管理平台“百信银行小鲸喜微信小程序”,面向金融机构提供数字资产发行和流通等服务。当月,江南农商银行与京东云合作,推出VTM数字员工。该数字员工拥有仿真人的面容,可以独立、准确地完成银行交易场景的自助应答、业务办理、主动服务、风控合规等全流程服务。在更早之前,浦发银行发布了AI驱动的3D金融数字人“小浦”。

还有个别银行通过打造沉浸式服务体验的方式触碰元宇宙。2021年,江苏银行尝试全新的金融服务模式,打造“无需到金融网点、无需安装金融App、无需消耗手机流量”的便捷金融体验,将元宇宙概念与金融行业有机结合。平安银行曾将2021年年度账单展示与元宇宙结合,让用户以角色扮演的形式,通过一幕幕虚拟现实场景,回顾2021年平安银行的数字金融生活。

2022年1月6日,江苏银行宣布,将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布局金融“元宇宙”。1月11日,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公布首批成员接纳名单,浙商银行位列其中,启动探索元宇宙之旅。

“截至目前,银行业探索元宇宙的两大赛道主要是虚拟数字人和数字藏品。”马上消费人工智能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虚拟数字人将改变银行的服务方式和客户体验;数字藏品更倾向于年轻群体,这部分客群更具消费意愿,且对新生事物接受度高,是银行的优质客户。

易宝支付联合创始人余晨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短期来看,未来随着元宇宙的发展,银行将更多推出虚拟代言人来提升用户的交互体验。在数字藏品方面,银行或将参与其中的发售和交易通道。从长远发展来看,金融领域不存在物理负担,且用户的金融需求是持久的,现有传统业务全部移植到元宇宙里都是有可能的。”

“率先布局元宇宙及细分赛道,是商业银行在元宇宙时代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必然需求。”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执行主任、火大教育校长于佳宁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元宇宙的形态是数字化的,数字化转型并非仅把线下场景搬到线上,而是从业务、服务、流程、资产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转型,这意味着,转型要符合数字金融的核心特征。比如,用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人代替人工结算,来处理海量数据,可进一步提高效率、降低风险。

银行用户体验

将发生革命性变化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元宇宙的初步探索及有效结合,是金融行业拥抱新事物、进行数字化转型做出的有益尝试。

余晨告诉记者,“金融业天然具有虚拟化、数字化特质,在理论上传统社会中的金融活动几乎都可以移植到元宇宙中。元宇宙是继互联网之后为银行业提供的又一个巨大发展机会,虚拟数字人中的‘数字员工’或成为银行业提供沉浸式服务的重要入口和载体。”

《证券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作为虚拟数字人的细分领域,数字员工正在为银行业带来各种益处。例如,在处理大批量文件与数据时,数字员工可以在避免人为误差的同时,减少机械化的重复性工作,并大幅缩短反馈时间,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带来更优化的服务。另外,有别于个人银行,对公银行在产品个性化方面往往需要更久的实施周期,并对产品进行可行性论证,数字化员工的引入使得模块化、个性化、快速实施快速部署的运营方针成为可能。随着数字化员工更加深入地和客户的内部产品、平台及系统进行有机整合,可进一步提升客户的数字化体验及产品满意度。

马上消费人工智能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银行布局虚拟数字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智能客服”方面,可提供7×24小时的可视化虚拟客服,能更大规模的传递信息;二是“银行商城”和“藏品销售”方面,可提供沉浸式购物体验,提升成单率元宇宙将会给银行服务体系带来全面升级,更多的人工智能、人机协作、虚拟现实等技术将让银行客户的体验发生彻底改变,让银行真人员工拥有更强大的决策和服务能力。

《证券日报》记者深入调查后了解到,目前已有多家银行在积极布局虚拟数字人赛道中的数字员工。北京一家科技企业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透露,“目前公司正在帮助两家金融机构打造数字人项目,主要针对的场景是理财产品、股评或研报播报。通常,这些场景需要快速、高频地产生视频,以数字员工替代真人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这类场景的需求。”

另外,银行推出的虚拟数字人,可在直播、短视频等场景中应用,助力银行品牌传播,取得年轻客群的关注。

银行探索元宇宙

不能脱离用户需求

元宇宙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但随着数字科技在各领域的深度渗透,对于银行而言,“亲近用户”将不再是一句空话。元宇宙在带来“沉浸式”体验的同时,也将为银行经营提供降本增效的动能,新技术场景下的数字化产品及应用正在为银行承担更多工作。对于用户来说,每一次触达所得到的反馈,都将直接影响其产品使用的体验。

朱幼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银行与元宇宙结合,拥有广阔的创新想象空间。例如,银行可通过VR技术开设分支机构,开办虚拟金融中心,客户可凭数字身份通过视频通话等手段与客服交谈,咨询银行旗下的各项业务;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将投资项目的生产车间、供应物流和销售场景在3D网上投射数字分身,随时监控协调,进行信贷管理。

于佳宁表示,商业银行在布局元宇宙时,将面临技术、生态等方面的挑战。在元宇宙中,银行服务的对象不仅仅是自然人和法人,还可能包括数字人和智能化物品,势必要用到一系列前沿新技术。目前元宇宙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很多技术和生态并不成熟,难以支持大范围落地应用。因此,在布局元宇宙时,一定要从自身需求出发,不能盲目追赶元宇宙的风口。

中国(上海)自贸区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则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银行对元宇宙的探索主要以数字藏品、数字员工等应用为主,基础设施仍不完善,技术也有待突破。银行需要厘清哪些业务领域适合元宇宙应用,所有的创新都应围绕客户需求来开展,脱离用户需求的创新都是不切实际的。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