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房产频道 >

沈阳:文玩地摊错过老相机和照片 过后派人去找 还能失而复得吗

来源:   2024-03-03 10:17:14

上周五,我在沈阳鲁园早上转了一圈。听业内朋友介绍,早上五点就去了,其实还是晚了。因为鲁园市场虽然早六点开门,而院外的马路边夜里两三点就有人摆摊,而那些“职业买家”早就溜达几遍了,淘尽“好物”,并已经“转场”,去别处淘宝了。

我已经很久不转沈阳的文玩市场,一是兴趣在消退;二是现在好东西少,假东西多;三是家里没有地方放,所以我和同来的小闫说“提醒我不要乱买东西。”

前几天在家里整理藏书,一下子清理出1500多公斤,分成75个包裹分别捐赠给上海、宁波、上饶的相机收藏馆和文学社团,当今天还是没有忍住,又买了一册1952年的《旅行杂志》,这是1927年创刊的杂志,但是不知道何时休刊,有时间研究一下。花了50元。

接下来,虽然各个摊位看得很仔细,有几样东西也动心了,可还是没有买,只是买了一个“紫砂茶盘”,应该不是宜兴紫砂,应该红泥制作的,看样子是批量,工艺还不错,像是七八十年代的东西,花了70元。

别的东西就没有再买,随手拍些照片,然后离开了。

回到家里,才知道错过两样东西

回家后我把文玩市场的见闻发到老相机收藏群里,结果第一台相机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国产相机收藏家李晓璘首先说“这台海鸥傻瓜值得收藏”,而出版了《中国照相机集锦》一书的王仕元说“海鸥618B是个比较少的型号”。

我回复“错过了,卖家要40元,我还10元;卖家最后坚持要20元,没买。”
很快,真正的需求者出现,他就是上海《海鸥之家》相机史料馆的马正康先生,他说“618B我要啊,少见的机型,我没有啊。”
马正康先生用十年时间搜集整理上海生产的相机和摄影资料,建立起《海鸥之家》,填补了上海照相机和摄影器材的史料空白,而他的藏品也是目前国内收藏上海摄影器材最全的资料馆,90%以上的上海产摄影器材都有。

没有想到,他竟然缺这台上照厂后期产的傻瓜相机,而我因为10元钱价差就轻易放弃了。
我马上通知早上遇到的另一位朋友丁,他知道摊主的具体位置,他本来送我回去,然后去外面办事,听到我说要这台相机,马上赶回去。
还好,相机还在,买下后同另外一台相机一起邮寄给上海《海鸥之家》。

我群里亮出的另外引起大家争议是一张转机拍摄的合影长条照片,《北京新大北转机摄影》,照片挺大,是合影,背面有每个人的名字,八九十年代拍的,卖家要300元。

其实照片的意义不大,我之所以引起注意,我想起了一台国产转机(旋转相机),也是那个时代生产的,产量很少,但是不敢肯定这片子就是那台相机拍的。
很快,宁波《3R堂老相机收藏馆》的主人高钻说“帮我买下这张照片”。
原来他的馆藏有台天津产的大转机,而这照片就是用这台相机拍摄的。这种相机产量稀少,3R馆里除了收藏转机,还有转机拍摄的底片,就缺这一张照片了。

高钻说那个装照片的红盒子他有,但里面是空的......
但这时,早市已经散了,我马上要沈阳的其他朋友帮着寻找,不知道最后的结果......

其实这张照片并不珍贵,是因为3R的收藏相机而“定位”,对于其他的藏友,意义不大,而300元也太贵了。委托的朋友说,他以前似乎看到过这照片,这里已经摆了很久了.......

能不能再次遇到,看缘分了,我把照片发给了三个沈阳常转市场的朋友,一旦发现就拿下,慢慢等待着吧......

周末逛沈阳鲁园文玩地摊市场,发现老相片价格上涨。

现在人们收藏、把玩的范围越来越大,而一些老照片也进入人们的视野,几十年前的老相片、老相册,成为收藏者找寻的对象。

甚至看到有外地藏友,拉着拉杆箱来收购的,只要看中的照片和相册,只是简单地讨价还价,马上成交。

随着需求的增加,也拉高了市场上老照片的价格,一张大些的照片要几十,甚至上百元,而一本五六十年代的家庭相册也卖到了400元。

还有很多图片,甚至是几十年前的合影,也都是要价不菲,看来老照片喜欢的人还不少。

最后很疑问这些老照片的来历,卖者说是收来的,一些人家动迁或者老人故去,很多东西都不要了,最后成了垃圾处理,最后流向了文玩市场。

结果这些老照片在收藏者手里,成了宝贝……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