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师宗县2021年大项目」
来源: 2024-01-23 08:17:14
掌上曲靖讯“五龙乡近年的变化快得惊人,以前那个偏、远、穷的五龙已成为过去,现在的五龙不仅环境好,集镇新,有自己的产业,最主要的是家门口就有多个景区,来旅游的人多了,我们老百姓自然也就富裕了,现在生活在这里幸福感倍增......”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五龙壮族乡致富带头人、壮族织锦非遗传承人余晶凤自豪地说。
五龙壮族乡距离县城40公里,道路蜿蜒曲折,多年前的五龙曾因贫穷偏远一直被外地群众与其他两个偏远乡镇统称为“下三乡”。现在的五龙境内有“中国最古老的杜鹃花自然群落”之称的菌子山、有“世界第一高洞”之称的凤凰谷2个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下一步还将着力打造以五龙壮乡水生态小镇为核心,在半径30公里范围内建设4个4A级旅游景区,大力发展娱乐观光、采摘体验、休困垂钓、农事体验、休闲康养等农旅、体旅、文旅项目,打造立足云南、面向西南的五龙旅游度假区,同时,五龙乡依靠“农业 文化 旅游”的发展模式有了新的代名词--“五龙水生态小镇”、“热果之乡”、“云南省特色旅游小镇”。
特色产业发展,打造热果之乡
“现在的五龙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百果园,除了在其他地方也能种植的桃子、梨等普通水果,还有其他地方没有的高品质的橙子、沃柑、香蕉、芒果、火龙果、龙眼、木瓜等热区水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采摘购买......”余晶凤说道。
以前五龙乡的热区水果品种不多,品质也没现在高,近年来,五龙乡党委政府因地制宜,根据五龙乡的亚热带气候,选择适宜种植的热区水果,采取“村集体经济 龙头企业 农户”的发展模式,以农民为主体,产业做支撑,不仅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也有所提高。截止日前,五龙乡已有热区水果2万余亩,其中柑橘类8000余亩,柠檬8000余亩,枇杷2000余亩,芒果1000余亩,其余热区水果1000余亩。
壮族文化传承,打造文化之乡
五龙乡是一个以壮族人口居多的少数民族乡,壮族群众聪慧、能歌善舞、勤劳善良。群众以水为生,有“靠水、吃水、富水”的说法。五龙乡虽属亚热带气候,但水资源充足,这也是打造五龙水生态小镇的引擎。以前的群众靠打鱼为生,现在的群众环保意识增强,结合五龙水生态小镇的开发、旅游业的兴起,群众开始以水致富,挖掘壮族特色,制作花米饭、牛干巴、马脚杆等特色美食;制作纯手工壮锦、壮族饰品;编排竹竿舞、敬酒歌等壮族歌舞,以歌会友,以舞迎友。
“为了将我们壮族特色展现在所有游客眼中,提高服务质量,提升五龙壮乡在游客心中的满意度,五龙乡党委政府在每年都会根据需求邀请专家名人开展各类免费的技能培训,包含壮乡歌舞、壮乡美食、壮锦编制、刺绣、热区水果栽种管理等,群众学习受益,钱袋子鼓了,生活也有了盼头。现在的五龙可看、可吃、可玩、可体验、可带走,也是师宗经典的旅游路线。”余晶凤说。
人居环境整治,打造优美宜居之乡
五龙壮族乡虽然自然环境优越,但“纯原生态”的村容村貌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原因,也必将成为影响“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为改善五龙乡全乡的人居环境,为更好地发展农文旅,五龙乡加大对乡村集镇人居环境的整治力度,统筹群众生产生活方式,以建设优美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三堆”问题整治、污水治理、厕所改造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科学规划,整合乡、村委会、村小组资源形成三级联动,制定五龙乡提升人居环境工作方案,建立以班子带头的网格责任制,实行集镇网格自查、互查,村委会自查、互查机制,成立乡人居环境督查、暗访组,明确责任走村入户提高群众提升人居环境意识;全乡共设立集镇网格13个,村委会为网格13个,设立保洁员252名,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实现保洁全方位、立体式、无死角、全领域强力整治,为农文旅发展架桥铺路。
五龙乡擦亮生态底色“农文旅”大融合为乡村振兴释放新动能,将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价值进行深度产业挖掘,当地政府表示,将持续发力,切实把五龙乡打造成农文旅融合新标杆,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样本,真正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