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房产频道 >

合肥包河先锋网「匠心时代怎么样」

来源:   2023-11-29 18:16:10

不久前,2022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在合肥隆重启幕,合肥首次作为主会场精彩亮相,“科里科气”的气质如金秋的桂花香,弥漫全城。

有着“安徽第一城区”美名的合肥市包河区坐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创新馆等,一直都是合肥科创资源的最重要汇集地之一。

这些年来,包河不仅“手握良种”,更以“匠心培育”,将这片土地,真正打造成了科创、产业硕果累累的创新创业沃土。从创新,到创业,从播下良种到“创”造未来,这里注入了创新创业的全生命周期。

【手握良种】

科创“精兵”汇聚包河

在安徽创新发展史上,1970年,合肥“拥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极具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如今,合肥已成为全国知名的创新之城,而中国科大东区所在的合肥市包河区,也一直是这里“科里科气”气质最浓郁的区域之一。

溯源穷流,人类创新的“根源”就在于这样的原始创新能力。谁掌握了更丰富、更优质的原始创新能力这一“良种”,谁就能在创新乃至创业之路上,更具先发优势与持续动能。

合肥包河,正是当今的创新“良种”集聚地。不仅坐落着中国科大,包河还拥有合肥工业大学、合肥能源研究院等超30家科研院所;汇聚院士工作站5家,院士68人,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32个,各类人才超过17万人;还有安徽创新馆、国际科学交流中心、滨湖金融小镇……一系列含金量十足的大院大所、创新平台、人才资源等“精兵强将”集聚,包河握有一手创新“好牌”。

【涵养活水】

创新资源高效“流动”

手握“好牌”,更要能“打得”精彩。

驻地高校、院所是宝贵资源,如何能充分调动、服务好这些创新资源,是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的重要一环。从位于包河的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我们能清晰地看到,这里的创新资源如何“活”起来。

合工大智能院于是合肥市最早一批建立的新型研发机构之一。一头连着高校,一头连着市场,逐渐成为了许多高校学子和创业者的创新主阵地。

安徽合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甄圣超曾在国外留学专攻人工智能领域,归国后,他考察了全国多地,最终与自己的核心创业团队揣着技术,一同选择来到智能院创办了安徽合动智能。

“入驻智能院后,团队得到了上百万元的项目经费资助,解决了技术开发资金难题。智能院还持续给予我们高校资源对接、市场对接、创业指导、人才培养等多方位的支持。”甄圣超说。

如今,这家公司已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自主研发的伺服驱动器系列产品已在市场广泛应用,而甄圣超现在也成为了智能院机器人公共创新服务平台的负责人,从一名创业者转变为创新创业服务者。截至目前,合工大智能院已累计培育出约120家智能制造科技企业,获批成为工信部“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今年,“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校企合作改革模式”又成功入选科技部科技体制改革典型案例,成为安徽省唯一入选的典型案例。

据悉,目前,包河区已建成13家众创空间与孵化器,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未来,还将围绕中国科大、合工大等高校周边打造更多的创新创业载体。 “通过孵化让更多的科技创新种子,孕育出铺天盖地的中小微科技企业,与区内重点企业互补,形成完整的科技创新产业生态。”包河区科技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同时,我们还将引入省、市、区科创要素资源,如投资基金、服务机构、市场交易等,为科技企业提供专业、便捷、周到的服务。

【厚植沃土】

成果转化成“金字招牌”

把“创新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这一路径中,有一务必突破的关键难点——科技成果转化。而如今的包河,正是安徽科技成果交流交易转化应用的一处要地。

包河南部,巢湖之畔,坐落着全国第一座以“创新”为主题的场馆——安徽创新馆。这不仅仅是一扇展示安徽科创力量的大窗口,更是一座科技成果的“大超市”。截至今年8月中旬,创新馆已累计举办科技成果转化活动220余场,汇聚发布科技成果2600多项,促成交易额400多亿元。

而让更多的“创新之花”结出“产业之果”,包河还有着一套“组合技”。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科技成果亦是如此,研发与市场间的“距离”,是科技成果转化的痛点。

而在包河,高校院所里的创新成果不用担心会被“埋没”。 包河区在科技成果发现环节,从区一级组建了科技成果转化专班。专班成员们常态化深入中科大、合工大、安建大等开展主动对接,及时发现、挖掘科技成果“宝藏”。

在包河,有应用前景的创新成果更不用担心无“用武之地”。2020年9月,位于包河区塘西河公园内的安徽首条自动驾驶汽车 5G 示范线正式开通。此次开通的,不仅是一条线路,更是一个未来。据悉,该示范线开通时,共为大众、百度、江淮等12家企业37辆智能网联汽车发放开放道路测试牌照。如今,这个数值已增长至17家企业82张开放道路测试牌照……在这条道路上,越来越多的企业顺利开展路测,势必将推动着智能网联甚至无人驾驶的未来,早日到来。

包河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包河区还拟支持建设一批示范应用场景,包括智能网联公共交通体验线、高铁南站智能化项目等等。同时,包河在智慧教育等多个领域也打造了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应用场景。“为推动新技术等场景应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在包河区教体局、住建局、卫健局等部门财政预算项目中,设置优先使用包河备案科技成果。”

【超前布局】

未来产业已“抢滩登陆”

2018年,一座以智能网联为发展核心的园区——中关村协同创新智汇园在包河诞生。身处这座园区,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不久的将来,万物互联将所有车真正联动起来,形成一个安全、高效、自由的无人车的世界。而将汽车产业从制造推向智造,其实只是包河区战新产业加速集聚壮大的一个缩影,面向未来技术和场景,包河有着更多的“雄心”。

过去几十年来,人工智能研究的一大弱点就是视觉知识研究的不足,这是一片充满希望、值得探索的“无人区”。2020年6月,全国首个人工智能视觉产业基地——人工智能视觉产业港“中国视界”启动区项目,在包河区龙川路与上海路交口西南角正式开工。作为包河“抢滩”人工智能视觉科技领域的重要布局,“中国视界”将积极打造具有全国示范性乃至全球领先性的AI视觉产业集聚中心。

包河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预计该项目全面建成后,可实现人工智能视觉产业规模超1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100亿元。

“手握”雄厚创新资源;聚力服务创新创业;架桥铺路促进转化;“抢滩”布局未来产业……合肥包河,以匠心,谋创新,生动诠释了“科里科气”,更真正展现出“未来可期”。

(中国日报社安徽记者站 记者朱立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