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房产频道 >

上川村在哪「高岛いずみ」

来源:   2023-10-22 16:16:38

地名是人类历史活动的产物,是一个地方文化与社会生活衍变的载体,具有鲜明的地方特征,是当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活在台山,那些山川、河流、道路、桥梁、建筑物、风景名胜等自然实体,镇(街道)、村(社区)、自然村已然司空见惯,但对其地名的由来、变迁,我们可否知晓?可曾对其来源产生好奇,乃至于寻根究底,追本溯源呢?通过对地名的探究,我们又可以了解台山的哪些历史与文化呢?根据相关资料,笔者撰写整理成这篇文章,公诸同好,以期抛砖引玉。

1地名的来源于自然景观相关

以自然景观的地理形态命名。大江镇田心村,村立于田中间。白沙镇虎山村,村东有“虎山”。赤溪镇腰古村,村东近腰古湾。广海镇双龙村,村西有两条天然岩石带,形如石龙。横山村,村南枕横山。渡头墟,马岗村,河洲村,横江旧村,台城圆山仔墟,石龙头墟,平朗村,四九镇花瓶村,白沙镇猪头嘴村,均是以地形为名。

以地理位置、方位命名。都斛镇南村,处于都斛河之南。又如台城河北村,在台城河北面。台城水南墟,南昌村、东成里,也是如此。又如“边”字,台城有温边村、良边村,都斛镇有田边里,端芬镇有庙边。海宴镇有沙边村。台城有塔脚村。又如灵湖古寺,前临大海,后枕小山,寺前有小湖,故而得名。

因自然景观而得名。石笔潭,潭边有石如笔。石笋村,因村前有一石柱。凌云古塔,形容塔高耸入云。石花山,“山上巨石嵯岈,远望如花。”三合镇玉怀村委会有一山名凤山,周边18条自然村的村名都以凤字冠名。

农耕时代,逐水而居,地名亦多与河流海洋有关。台山濒临南海,海岸线长,与水相关的地名比比皆是。广海、赤溪、大江、小江、上川、下川、海口、水步、白水等等。

结合地貌特征兼取吉祥之意而命名。海宴镇 ,取海晏河清之意。大江龙溪里,因村西临潭江,有如龙戏水状,故名。

石笔潭

2祝福言志、寄托人们的美好愿望

如台城富国庄、大安村。三八凤仪村。冲蒌、白沙镇都有吉安村。赤溪镇亲仁村。端芬镇永兴村等。斗山、汶村镇都有五福村。水步镇冈宁市,取“独冈安宁”之意。兴隆村,寄意兴隆。太和医院,取太平健康,阴阳气和之义。寄意潜心向学,青云直上的“青云路”;取“必通而后有济也”之意的“通济桥”“通济路”等。

通济桥

3反映和记录社会生活的地名

用于商业用途的“市”“埠”。台山有大同市,成务市,沙坦市,冈宁市。埠:有码头的城镇,如公益埠(宁海埠)、海口埠、镇海埠。


用“墟”字来作集市名。如明代十三墟:归化坊墟、马头冈墟,潮境墟,崩塘墟、宝国寺墟、太和墟、渡头墟,腹岭墟、张村墟、冈尾墟、上泽墟,塘尾墟、沙栏墟。

因当地墟期而得名。如“四九镇”“五十墟”“三八墟”。


海口埠

4富有当时政治色彩并烙上时代印记

如带有浓重“新生活运动”印记的“模范村”:端芬庙边模范村、锦江模范村、塘头模范村等等;又如“文革‘时期的台城地名。1966——1976年间,将一些认为带有“封、资、修”色彩的人名、店铺名、企业名、学校名都改成“红、光、亮”的名字。台城的一些街名也进行了更换。如县前路改名为东风路,桔园路改名为反修路,北盛街改名雄文路,台西路改名北京路,通济路改名解放路等。如今盛世太平,人们追求“高大上”的生活,一些生活小区便纷纷以“花园”“花苑”“雅居”“城”“轩”等来命名。

5起源于旧时所设的军事设施

取联防之意。在明末清初,由于“盗贼频兴”,经常遭遇“流贼”骚扰,一些村落自发组织起来,“据险筑堡以自固。”,并且往往以村名为堡名。除了由一条较大的自然村设堡外,也有几个相邻的村落联合成堡以联防。比如清代《新宁县志》记载有:岑边堡、白水堡、水南堡、独冈堡、大塘堡、潮境堡、陈边堡、荔枝塘堡、陡门堡、古逻堡、浮石堡等。

以军营、边防命名。如深井镇有那扶营。端芬镇有甘村营。广海以前叫广海卫。古时的一些军事设施延至后来沿用为地名:烽火角。

苏渡亭

6来源于历史典故、民间传说、人文故事

苏渡亭。作为旧新宁八景之一的“苏渡怀贤”---“苏渡亭”。南宋时在苏东坡当年上岸与刘三妹相遇处建亭纪念。

刘三妹(山)。大江镇凤山,又称浔阳山,其左边有一座山峰俗称刘三妹仙峰,有人认为刘三妹即刘三姐之原名,都斛镇也有一座山峰叫刘三妹。

香头坟村。《新宁县志》记载:“文迳山,在县东北八里。宋义士伍隆起为其下所杀,持其首投元军。陆秀夫收遗骸以香(木)刻首葬于此山,名香头坟。昔人题‘文迳吊古’为八景之一。”

三娘迳。史料记载:元末世乱,赵氏者,其夫为海寇麦秀实所杀。寇党搜获赵氏,将逼以归。至山迳,赵氏将贼箭刺咽而死。土人即就其地葬之,并名其地三娘迳焉。

巫公岩。元代巫公留有石刻。

汶村镇“九九步”,赤溪镇跃龙潭,台城雷公潭,源于当地神话故事。

为纪念华侨以及英烈的功绩,以其名字来命名。台山是华侨之乡,华侨为家乡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些街道和建筑物以华侨命名,如陈宜禧大道,舜德路,陈策文大桥。受捐单位以捐建人姓名为建筑物命名等。又如端芬镇乔林村。辛亥革命功臣梅乔林的外曾孙阮家麟在纪念文章中写道:“村里出了梅乔林这个名人,又是孝子,成为村人的典范,所以大家将八家村改名为乔林村,以此来纪念我外曾公。” 台城人工湖秀丽塔:纪念上世纪五十年代为抢救国家财产牺牲的广州女工向秀丽。

龙潭瀑布

7古时僮人留下的地名

徐松石教授在1938年出版的《粤江流域人民史——倒装辞研究》中,说到台山一些倒装地名:冲洋、洞美、洞华。还有一些带有僮语常用字“那”“黎”“古”“都”的地名:如那扶、那金;黎村、黎峒;古兜山;铜鼓等。(另专文介绍)

那扶营

8姓氏聚居

不少村落由姓氏聚居而成。村名、地名亦带上了宗族的色彩。如曹厚村,由曹姓聚居而成。张边村由姓张的立村而来。

9其他

如:以数字命名。端芬镇、冲蒌镇都有八家村,据说当年立村时村里有8家人。以方言命名。如台山方言称母猪为“猪乸”,在赤溪镇有猪乸石,猪乸潭。三合镇有老婆山。

10外来语

此外,台山是著名侨乡,台山话夹杂着很多外来语。这些外来语,主要是英语, 由华侨带入,久而久之,就成了台山的方言俗语。如手杖叫“市的”(stick);小汽车叫“的市”(taxi);领带叫“汰”(tie);邮票叫“市掺”(stamp)等等,这种现象在地名上有无体现?在上川岛有条新地村,新地村村名应是英语Sunday的汉译,是礼拜日的意思。以英语为地名,这也比较特别。

地名文化复杂,源流深远,变化诸多。本文谨作浅探,意在通过对与地名相关的历史文化的分析、整理、归类、宣传,激发海内外台山人的故土之恋、桑梓之情,记得住乡愁,也算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作者:谭楚明

来源:台山文广旅体网

编辑:燕

监制:尧

识别二维码

关注掌上台山

更多精彩等着你!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