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房产频道 >

“知苏达理”社科人文基地行 走进昆山 品读城市发展与文化传承

来源:   2023-10-15 10:16:59

“昆山是改革开放较早的地区,城市开拓精神强,包容性大。近年来,昆山的经济社会发展迅猛,令人刮目相看。”近日,“知苏达理”社科人文基地行开启“昆山站”之行。来自苏州中小企业金融研究中心的刘广伟和近20位苏州金融圈人士一起走进昆山。大家在市科技文化博览中心“改革开放成果展”中,感受近年来昆山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在锦溪古镇的民间收藏博物馆群中,品味传统文化人文风貌。

本报记者胡毓菁摄影赵劼

昆山市科技文化博览中心探寻“强富美高”新昆山的发展足印

流畅的弧状建筑,如山峦、如流云;球状穹顶与外层透明的网架空间,似明月、似珍珠——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的昆山市科技文化博览中心,展现的是一种“清风朗月、高山流水”的如诗如画意境,是古代文明与现代科技有机的结合。在这里,昆山市改革开放成果展、昆仑堂美术馆两个公益展馆,不仅展示了昆山历史文化和城市魅力,更展现了昆山社会建设和科技文化的发展进程。这两个公益展馆常年对外免费开放,年接待参观人次达5万多。

“昆山市改革开放成果展”位于科博中心二楼,展厅面积3200平方米,“成果展”借助3万多文字,近千幅图片、40多段多媒体等表现手法,分六个部分全面讲述了“昆山之路”的五大转变和昆山打造“三大名城”的生动实践,全面展示了昆山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昆山的宏伟蓝图。“‘昆山之路’历经‘农转工’‘内转外’‘散转聚’‘低转高’‘大转强’等五大转变,使昆山走在了江苏‘两个率先’的前列。”来自苏州产权交易中心的徐萍边听着现场讲解,边认真地看着展板上的图文介绍。在一块展示昆山现代金融业加快提升的展示屏前,来自宁波银行苏州东吴支行的徐音看到昆山建起了金融街、财富广场、基金产业园时表示,近年来,昆山加快引进银行、担保、信托和风险投资等金融机构,做大产业基金担保、基金创投风险基金规模,使财富驱动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昆山是江南人文宜居名城,注重文化建设,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彰显开放融合、现代文明的人文魅力,营造安居乐业、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在一块电子显示屏前,两台健身自行车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原来,依靠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参观者只要在自行车上慢慢骑行,眼前的电子屏上就会滚动出现昆山周庄、锦溪、千灯、巴城等古镇风貌。“骑游昆山,这个创意不错。”中小企业金融研究中心的沈雁云第一个坐到自行车上,慢悠悠地踩着车,通过眼前出现的一幅幅画面,感受昆山古镇的文化魅力。

位于科博中心三楼的“昆仑堂美术馆”,是昆山市人民政府为珍藏和展示旅日收藏家朱福元、方韦夫妇捐赠的几百件历代名家书画而建造。最近,这里正在举办“建馆后所收藏书画精品展”,所展50余件作品主要为政府拨款资金所购藏,是开馆十六年来收藏书画的汇报展。现场,大家仔细观赏了展出的书画作品,纷纷表示,昆仑堂美术馆致力于历代书画家作品的收集和研究,是展示昆山地方文化的宣传窗口。

锦溪民间收藏博物馆群 感受江南水乡古镇的传统文化意蕴

“一溪穿镇而过,夹岸桃李纷披,晨霞夕辉,尽洒江面,满溪跃金,灿若锦带……”锦溪,是一座有着2500余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素有“36座桥,72只窑”之美誉。诸多的人文胜迹和独具明清特色的古建筑群,使其尽显江南水乡特色。在0.96平方公里的古镇核心区内,依旧保存着一河两街,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先后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特色文化(民间收藏)乡镇等称号,并逐步形成了以馆藏为基础的文化旅游特色,被誉为“中国民间博物馆之乡”。

在锦溪古镇,大家先后走进张省美术馆、壶文化馆、中国古砖瓦博物馆、马若特泥禅坊等四家民间收藏博物馆参观。在张省美术馆,大家认真欣赏着每一幅画作。当得知张省是锦溪籍著名中青年书画家、刘海粟大师的入室弟子,并以画葡萄而著称时,陈杰、许闻天等几位来自银行系统的小伙子纷纷拿出手机对着展示的几幅葡萄画一阵猛拍。在壶文化馆,从明代初的无名氏壶一直到近代的彩绘名壶,吸引着大家驻足欣赏。一把重约1.5吨的特大“东坡提梁壶”,让大家对中国的壶文化叹为观止。

砖瓦的发明开启了人类社会住宅文明的曙光,推动人类步入了初始文明。在中国古砖瓦博物馆,从良渚红烧土砖块,到秦代中空薄壁的空心踏步砖,从汉代城砖,到西晋纪年砖,还有锦溪金砖,堪称一部砖瓦发展史。“参观中国古砖瓦博物馆,就如同浏览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感受我们中华民族的古文明。”许闻天说。以农民众生相为载体,展现了火热的农村生活和传统民俗的马若特泥塑作品,粗犷朴实,内涵深厚,刻画细腻,给人以深深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震撼力。看着一件件泥塑作品,苏州中小企业金融研究中心的唐朵朵被作品展现出的浓厚的传统文化魅力所感染。“锦溪古镇以人文为内核,这些民间收藏主题博物馆,实现了古镇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取向。”唐朵朵表示,参加此次“知苏达理”社科人文基地行活动很有意义,“通过一天时间,感受到了昆山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和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让我对昆山有了新的认识。”

参观

感言

刘广伟:生活与工作在这座美丽的城市,我们了解苏州吗?了解所处的时代吗?这次有幸参加了市社科联与姑苏晚报联合举办的“知苏达理—社科人文基地行”活动,知晓苏州,通达事理,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

许闻天:漫步锦溪古镇,河巷纵横,青衣乌篷,砖瓦金石匠心常存,乌飞兔走了无痕;专访昆山科文,东作西成,展翅鲲鹏,改革开放日异月更,苍天不负有心人。

曾红华:秋初,高远的天,爽朗的风,我们跟随“‘知苏达理’社科人文基地行”的脚步,来到昆山。这次行走,一路风景,一路翻阅历史长卷。

陈杰:非常感谢市社科联与姑苏晚报联合举办的这次活动,让我对昆山有了更多的了解,也亲身体验了这座城市的韵味、特色与厚重的积淀。更主要的是,活动的组织方非常用心,活动形式寓教于乐。

金欢:一路行来,受益颇多,真正明白了何为“知苏”。今后,我会继续我的“知苏达理”行,让知识从书本延伸,从而成为真正“明理”的苏州人。

吴伶晔:通过此次活动,昆山在我的印象里从朦胧到清晰。它的历史进程,深蕴的人文文化,先进的科学技术都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中。在此次活动中,我们还走进锦溪古镇,小桥流水、弄堂间的民间小吃勾起我儿时记忆,感受到了浓浓的传统文化魅力。

孙康:知晓苏州,通达事理。此次活动让我们深度了解了昆山的历史发展,对苏州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深刻感受到苏州的飞速发展,以及浓厚的历史人文底蕴。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