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房产频道 >

徐州泉山区小巷子「泉湖公园的美景」

来源:   2023-10-06 18:16:35

午后,漫步于小北门路,阳光透过路边小树的叶缝轻柔地洒下来,细碎而温暖。路两旁的房屋鳞次栉比,包子铺、理发店、澡堂等一应俱全。伴着和煦的微风,浓郁的人间烟火渐渐升腾,温情的市井百态尽现于此。

▲航拍小北门路


一条路的历史


小北门路北至光明东路,南至夹河街,是一条颇具历史的路。徐州文史专家于克南介绍说,清代时,小北门是连通丰、沛县的一条近路。那时候小北门外有一个码头,行人出小北门,坐船到北岸,然后经铜沛路就能到那了。


▲倒马井牌坊


“彭城深廑念,有事阅河防。枉驾陆遵坦,进舟日未央。天光澄映碧,川气郁蜚黄。浪静邀神佑,滋因敬不遑。”据于克南介绍,清中期,黄河上没有桥,乾隆皇帝要坐船才能进入徐州城,这首诗说的便是坐船进北门的一段往事。


小北门路的历史传奇并非只有这一处。从夹河街进入小北门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仿古牌坊,上面写着“倒马井”。继续往前走,在小北门路和明理街交汇处,便可看到这口古井。


▲倒马井历史文化街区


关于倒马井名称由来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和乾隆有关,也有人认为和古城校场的军马有关,但可以确定的是这是一个开凿于明末清初的老井。路过的居民说,井水甘甜清澈,曾是周边居民的用水来源。彼时,许多百姓来此洗衣、洗菜、淘米、排队取水,很是热闹。


▲居民从倒马井打水


因保存相对完好且富有历史传奇色彩,倒马井不仅成为小北门路的重要标志,也是徐州市著名地标。2018年,我区启动倒马井文化街区综合整治工程,让古井重现光彩。


综合整治工程不仅仅让古井焕发新生,小北路两侧的老旧楼房也换了新颜。楼房呈统一的灰白色调,加装灰色仿古挑檐,褐色仿古镂空店招和花格式防盗窗,让人眼前一亮。


▲小北门社区的老房子外立面经过装饰后,焕然一新。


一家店的传承


从倒马井沿着小北门路向北走,经过一个上坡,路西旁的“建民理发店”格外引人注目。店铺大门是颇具年代感的木制红色边框玻璃门,门头上的几个大字原应是鲜艳的红色,如今已褪色发白。


走进店里,浓浓的怀旧气息扑面而来,老式铸铁理发椅、浅黄色木制长桌、壁挂式铁皮洗头桶……时间在这里好像静止了一般,一个个老物件让人恍然有置身九十年代的时空穿越之感。


▲蔷薇盛开,花香满园


“我家从爷爷那辈就开始干理发了,3岁起我就在理发店转悠,光是这个理发椅就比我的岁数还要大。”店主“建民”今年70多岁,高高的个子,精气神十足,兴致勃勃地回忆起昔日往事。


“我以前也住在这附近,后来搬到祥和那了,但店铺一直在这。”建民师傅介绍,自己的店已经开了50多年,一开始是间平房,后来店面换了几处地方,但一直没离开过小北门路。


店里没有精致的装修,没有动感的音乐,简单的剃刀、推子、剪刀等老旧工具就能满足来此理发的顾客需求了。


来这的顾客大多是建民师傅曾经的老邻居,这也让店铺充满人情味。店内的一个角落里,一根绳子上挂了三把老旧雨伞,建民师傅说,这是为了不时之需,“碰到下雨天,谁要是没带伞就可以临时借用一下,大家都是多年的邻居,用完了就会送回来。”


紧邻建民理发店的是一家更具现代气息的理发店,透明敞亮的玻璃门、简约时尚的装修风格与“老旧”的建民理发店形成鲜明对比。


后者虽经时光侵蚀失了时髦,却也因时间的沉淀更具味道与特色,是小北门居民心中不可磨灭的特殊回忆,并不逊于现代理发店。


一家店,三代人,就在这传统的手艺和质朴的经营里,书写了一段坚守、热爱和传承的故事。


▲小北门路路牌


一棵树的见证


下午四点的小北门路格外热闹,不宽不窄的道路上,汽车、电动车穿梭其中,汽车的鸣笛声、行人的交谈声交杂在一起,浓郁的生活气息尽显于此。


小北门23号院位于小北门路的尽头,是原徐州肉联厂宿舍,建于1974年,院内纵横交错的电线、斑驳的楼房外墙、锈了的铁质楼梯、褪色的门牌无不在诉说着岁月的痕迹。


不同于外面的热闹喧嚣,院内则是一派安静悠然的景象,两个老人正坐在树下聊天。动与静交融在一起,呈现出浑然一体的和谐。


老人乘凉的树呈伞状,绿意葱茏,枝繁叶茂,长在道路的正中央,一进门就能看见,是夏日乘凉的好地方。“前阵子开花的时候特别香,有好多人来拍照呢。”80多岁的郑奶奶是小北门23号院的老住户,20多年前,在她搬来的之前这棵树就已经种下了。


“这是我儿媳妇种的,现在我孙子都有两个孩子了。”坐在一旁的蔡奶奶笑着说。蔡奶奶今年已经95岁高龄了,头发花白,脸上布满皱纹,耳朵已经不大灵光,但精气神十足。她在这住了几十年,和郑奶奶是老邻居,俩人常常在院子里作伴休闲。


聊起往事,蔡奶奶颇为感慨,“现在的生活好太多了,以前院里面都是泥土路。”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激并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消减,她目光和蔼,语调平缓,介绍起自家人是如何养护这棵树的。“一开始它不开花,我们还以为是一颗雄树。”“你看,这树下的铁架子是我儿子弄的,是为了把树撑起来,让它长得更好。”蔡奶奶笑意盈盈,习惯性地拿起一把木制梳子梳起头发。


老旧民居里,就是这样一棵树,陪伴小北门23号院的居民度过一轮又一轮四季,见证了生命的消亡和诞生,也见证了城市的发展与变迁,成为独特的记忆符号。


▲航拍小北门路


一种情的传递


“大姨,来一份菜盒子,加鸡蛋。”循声望去,一位年轻的小伙子把电动车停在小北门路与光明东路交叉口的角落里。仔细看,才发现转角处原来还有着一家小店。


店铺低矮窄小,没有门头和店名,仅是一个小窗口,窗口的台子上放有菜单,虽说是菜单,不过是两行字,上面写着“菜盒2元 加鸡蛋3元”,窗口外是两扇陈旧的红色大铁门,其中一边的门前放有一辆锈迹满满的老式自行车。店内的空间也不大,一张桌子已占去了大半空间,但一个人也能转开。


店主杨姨60多岁,经营这家小店已经十几年,她拿起擀面杖,把面团擀成一个大大的圆形,放上韭菜和鸡蛋,对折后放进平底锅里,不一会儿,一股诱人的香味扑鼻而来。


“她在这干十几年了,天气不热的时候还会炸丸子卖,有时候忙不过来我还来给帮忙。”店外一个身穿蓝色马甲的大姨和店主杨姨是多年的老邻居,关系很好。


多年间,2元的价格一直都没有变,谈及此事,杨姨笑着答道,“能赚够花,就行。”


▲小北门路上聚集着众多商铺


在小北门路的另一个尽头,有一个修鞋的便民服务点。修鞋的老师傅今年80多岁,干了一辈子的修鞋匠,即便到晚年也依旧坚守着。一个磨得发亮的手摇修鞋机、几个小马扎便是他的全部生意家什。一茬又一茬客人来来往往,一双又一双鞋化腐朽为神奇,老师傅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在小北门路,在工业化浪潮中,凭借精湛的技艺获得一席之地,留住了一代人的情怀与记忆。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