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巧克力大厦建于「粤海天河城大厦写字楼」
来源: 2023-09-23 12:15:57
1979年,中信成立以后,荣毅仁一直在为中信公司寻找安身之处,遍寻北京大街小巷,竟然找不到一处像样的办公场所。于是决定建设一座大厦,当做办公之用,这个任务落到吴汉光头上。1980年夏,吴光汉带队去香港考察。一个月时间,先后有200余人赴港,学习城市狭地施工和大厦内部设计。
北京市只批了2000平米的建设用地,吴光汉要在有限的地皮上,尽可能齐全地将各种功能集结到一起。主体部分设计完成后,面临一个尴尬的问题,没有剩余空间建造机房和停车场。吴光汉与设计人员独辟蹊径,在大楼北侧通道下另辟地下室做机房,并与地下车库连接在一起。另外,申请相邻的中国社科院将5000平米土地出让给中信,作为地面停车场。
按照荣毅仁最初的计划,将大楼建成公寓和办公大楼。在调研过程中,房地产部发现写字间、公寓的收益最高,因此砍掉美容室、健身房等服务性空间,全部建成写字间,只在楼顶保留一家中西餐厅。
从考察、调研到设计,再到论证、修改方案,前后花去一年多的时间。1982年,大厦破土动工,举行奠基那天,久未提笔的叶剑英应荣毅仁之邀出面,并破例为大厦题名,分别用繁体和简体写下数幅“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大厦”,以示对中信公司的支持。
大厦开工之后,一系列市场营销随之展开。大厦被垂直劈为东西两区,东区办公,西区住宿。为了降低客户管理成本,中信规定,所有租用办公间的客户必须租用西区公寓。租金令人咋舌:写字间每平米每天1.2美元,公寓每平米每天1.3美元。用吴光汉的话,“与国际大都市相当的水平”。
公司内部很多人认为价格高昂,担心招租困难。但租价公布之后,大批外国机构、企业前来询问,“非常踊跃”,应租者高出可提供房间的一倍还多。中信房地产部择优而定。房租合同也非常讲究。首先,香港实业公司专门派人来北京拟定,然后再将中文版的《租约》带回香港翻译成英文后寄回北京,中信方面最后交一家美国律师事务所审核把关,以英文形式填写生效。
工程建设有条不紊,主体部分竣工之后,遇到一个棘手的难题。北京当时电话线路非常紧张,铺设电话线时被电信局告知,“没有线路,若要解决通信问题,只能是中信公司投资再建一个局,包括全部房屋和所有软硬设备。”不得已,中信只好照办,才解决通信问题。
1985年7月,中信国际大厦建成交付,5万平米的空间被98家外国银行、公司全部租赁完毕。大厦外墙呈黑灰色,网格状,酷似巧克力,被外国人形象地称为“巧克力大厦”。由于提前招租,所有租户均签订3年期租约,预收1年租金做押金,因此在租户搬进之前,中信已经收到部分资金。
大厦总成本3000万美元,从银行贷款所得。由于租赁得力,不到3年时间,便全部偿清贷款。后据吴光汉回忆,“从1988年起,每年还能稳定地为总公司赚取1 000万美元的租金收入。”这当然与出色的管理分不开。事实上,为了与国际水平接轨,荣毅仁不惜以10万美元的“巨额年薪”聘请两名瑞典人担任管理顾问,在一年的时间中显著提高了服务水准。
至于楼顶餐厅,采取招标方式外包给专业餐饮公司。中信提出两条标准:餐厅质量必须一流,必须有租金保证。香港美心公司最终中标,但由于对盈利前景缺乏信心,美心公司给出的租金极其保守。
经过仔细研究,中信方面提出组建合资公司经营餐厅的方案。中信与美心以现金投入三七开持股,共担分险,美心方面负责餐厅经营,中信以优惠价格向合资公司出租28、29层做办公之用。美心欣然接受。双方为顶楼餐厅取名“世界之窗”,寓意国际沟通交流。餐厅开张之后,吸引大批外国客人,在京城声誉鹊起,许多国际名流慕名前来,不及两年中信便收回全部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