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房产频道 >

2021年 成都买房选筹需注意这些事项有哪些「2021成都摇号买房细则」

来源:   2023-09-04 14:16:05

我是成叔,拥有多年成都房产研究和投资经验,长期持续关注成都地区的楼市信息,熟悉购房政策、买房策略和学区房信息,欢迎关注及交流。

关注微信公众号:成叔说房,了解更多成都市最新购房注意事项和楼市资讯。

提问:成叔,你好,坐标成都,本人目前打算购房,但鉴于自己预算不够,打算用全家所有积蓄加贷款借钱,购买视高,因此可否咨询下您目前视高的楼市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我买视高的选择是否合适?

成叔:你好,就现在的视高表现来看,可以说是非常不值得买,从自住分析,视高离成都近,有规划红利,但视高主要离兴隆湖近,也没什么用处。视高和成都唯一的关系,就是离成都近,未来它可能会有一个不错的颜值,但就仅此而已,成都现在朝东南发展,成渝抱团是现在及以后的长期发展目标,现在成都和重庆,目前还没有一个像样的连接点,相比起正南边方向的视高,未来发展的重点会在东南方向。显然视高的房子相比于成都同价格的房子没有任何优势,当然如果你真在兴隆湖上班,的确预算不够,又的确想买个房子,去视高买套总价低的也是可以的,除此之外,没资格就乖乖凑资格,拿钱去买成都的房子,别碰视高。

提问:成叔,你好,坐标成都,有亲戚告诉我主城区某楼盘现房价较低,推荐我尽快入手,但我对此并不了解,因此想咨询下您这种随大流购房的行为是否合理,那我在主城区购房应该避开哪些楼盘呢?

成叔:你好,可能有很多人在购房时冲动占了主导,看到别人购哪个区域的房源升了值,于是自己就撺掇家里人一起去买房,虽然房子单价2万左右,但由于房子所处区域是黑洞板块或学区、商业配套极其缺乏,近期基本并无升值,他们通常都忽略了通过买房实现价值倍增的真正原因:在于区域和房子足够优质,买入的绝对价格大都不低。此外低价本身是种优势,但有时候也是一种陷阱,当购房者将低价与笋盘混为一谈时,也将掉入低价陷阱,看到某一区域房价涨的厉害,在不了解楼盘所在情况时就执意下手,但住进去之后发现对口学区和配套都不好,打算置换时要以当初买入价格售出就很难出手。因此真正有优势的低价并不是指绝对价格更便宜,而是相对周围竞品更有性价比。就下半年成都的主城区而言,更没有绝对的香饽饽,新房限价和二手房指导价已经使主城区的产品价格更加透明化和公开化,于是购房者就更难以辨别“洼地”“笋盘”等房源,在这种情况下购房者切忌存在贪小便宜心理。

提问:成叔,你好,成都上半年楼市限房价、竞地价、严打学区房,政策变化极大,本人目前有购房打算,因此可否请您分析一下目前成都楼市政策、新房供应端以及产品会有怎样的趋势和变化?下半年我该不该买房?

成叔:你好,成都53宗“双限地”块,都限制了未来最高销售均价,购房者不必过于焦虑,清水房均价 装标基本不会超过3万,紧凑型、功能型三房、四房会成为市场供销主力,针对房子品质问题成都出台了规定产品品质的系列政策。但“限房价,竞地价,定品质”让房企的处境艰难,出现了头部房企、本土国企和新进房企“三分天下”的局面,房企两两或三者合作,抱团取暖。针对刚需购房者,买房不要犹豫,该买还是要买,不必过去焦虑,也不能盲目乐观,而刚改客群可以等双限地项目入市再购置,高端改善客群现在则有更多的房源选择,值得入手。

提问:成叔,你好,本人目前打算购房,但对成都楼市现状并不了解,因此可否请您分析一下目前成都楼市的大致现状,我购房应该往哪个方向买更有增值空间?

成叔:你好,购房不应坚持所谓的“方向论”。成都早年购房者坚持一路向西,因为早期西门作为成都早期的经济先行区,所以很多人都会往西走,但这种“唯方向论”买房方式在成都虽有一路向西的前车之鉴,但现在对方向的执着很容易导致购房者认知出现偏差,因为城市的发展不可能永无止境,每个方向都有其发展极限,比如当初西边成为买房大热门,主要和早前的城市规划有关,有经济先行者这个头衔,基本省、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核心办公场所都在西门,在此背景下西门自然十分抢手,但到后期西边发展动力不足,还不知道是否能达到购房者的预期。未来对购房者的考验是更精细化的判断,成都楼市一直都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好方向和坏方向,即便是目前炙手可热的正南方向,尚且存在不涨反跌的区域,每个方向在任何时候都存在具备高价值潜力的区域,这都需要购房者以更精细化的眼光去判断。

提问:成叔,你好,本人目前有购房打算,但针对楼盘配套的选择并没有什么概念,因此可否请您分析一下选择什么样的配套才更有价值,在选择配套时要避免什么误区呢?

成叔:你好,现在年轻购房者对配套存在误解,注重吃喝玩乐的商业氛围,他们认为配套是建立在年轻人的消费、生活以及出行理念的基础上,按照这种思维购房容易出现两极分化,成都吃喝玩乐的商业氛围好的区域,有一半处在具备地段优势的老牌优质板块,这些板块除有年轻人喜欢的那些东西,还有许多他们看不到的“干货”。比如学区爆仓、小升初摇号和中学升学率的残酷,甚至有些会被新盘售楼部的营销忽悠,买到配套极差的楼盘。而中年人对配套的理解则更为老道,指居家过日子实用的商业、交通和学区,他们对商场等的好坏评判都是以家庭为出发点的,而且学区也能给孩子提供一个优质且稳妥的教育环境,大城市配套的价值在于是否能给你的居家生活提供一种相对便利且高端的生活体验,评判一个区域配套是否齐全考虑的因素有是不是领办?小升初对口什么?对口某初中概率能有多大?商场有什么品牌等等。目前配套价值更多由中年人定义,他们是城市买房置换链条中的主要购买力,他们愿意购买的东西才更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