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式沉淀池“退休”了 污水去哪儿了 新都区开启农村污水治理新模式
来源: 2023-07-25 08:17:15
农村污水治理向来困难重重,而新都区新繁镇汪家村则与印象中的不太一样:这里的每户人家除了全家共同的卫生间,进门左侧的卧室还有一个独立卫生间。里面是光亮的洗手台,洁白的马桶。屋后则是露天的污水沉淀池,池底长出了青草,覆盖着干枯的落叶。污水去哪儿了?
据了解,为破解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维护经费不足等问题,新都区探索出了“多元资金投入、企业建设运营、农户主动参与”的农村污水治理新模式,实现了农村生活污水集约化、智能化管理。
从水井到集污井,苍蝇蚊子都没了
位于新都区新繁镇汪家村的石家院子,从去年4月开始了改造工程,未来希望可以打造成集文化、旅行、住宿为一体的乡村休闲中心。除了看得见的房屋外貌的改变,石家院子更大的变化发生在看不见的地下。
“以前就是自己挖个池子,把污水简单沉淀一下,然后就排到沟里或是地里。”汪家村7组组长黄太文用脚踢了踢屋后一处落叶覆盖、近半米深的长方形水池连着的塑料管说,这样难免会造成污染。
老式的沉淀池“退休了”,污水去哪了?走过每家每户,会发现,与以前农村每家一口水井不同,现在也有一口“井”,但变成了集污井,就像城市道路上的一样。
黄太文介绍说,现在村里一半以上的农户生活污水已经接入了地下污水网管。部分暂时没有的,也留好了接口,等地面房屋改造完成也会并入地下污水管网。另外下地的除了污水管网,还有电线以及网线。
当地村民马先生也表示,臭味没了,苍蝇蚊子也没了,等到所有旱厕都改造为并入地下污水管网的室内厕所后,大口呼吸新鲜空气再也不用担心突然飘来一阵异味了。
走出房屋集中建设的区域,在石家院子旁的一处草丛中,有一个集装箱大小的污水处理设施。“智能的,当污水达到一定量时,就会自动启动。”黄太文说,处理后的净水会补充到旁边的河沟里,水质可达到1级A标。
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新都实施创新模式
发生在石家院子里的变化,正是成都积极探索农村污水治理新模式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为破解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运营管理责任不明、维护经费不足等治理难题,新都区聚焦“怎么治”、“谁出钱”、“如何管”等关键环节,探索出了农村污水治理新模式。
聚焦“怎么治”,新都区聘请了专业团队进行走访勘察,根据地形地貌、人口分布、污水水量等因素,编制出专项规划方案,实行“一镇一规划”、“一村一方案”的措施。
在“如何建”方面,新都区根据群众生活习惯、施工现场情况等客观因素,来确定每户的设计和选址方案,做到既坚持统一标准,又尊重自主选择。而且在施工前,充分发动群众参与项目的设计、选址工作,让群众对农村污水治理情况“看得见、摸得着”。
为破解污水治理资金难题,新都区引入6家企业,投资1.3亿元建设斑竹园镇檀木村、大丰街道双林村等10个村(社区)的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另筹集资金3.45亿元,实施29个村的污水治理工程和农村卫生厕所建设项目。
在后续管理方面,新都区引进专业技术公司对污水处理设备进行监督管理,各镇(街道)负责管网巡查养护,农户负责化粪池、隔油池的维护管理,实现了专业化治理与自治化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成都晚报——成都发布记者 卢燕飞
图据成都市水务局
编辑:刘成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