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房产频道 >

吸引藏家江门寻宝的地方「鉴宝收藏品」

来源:   2023-06-14 08:16:01

赵先生买的“嫁女瓶”。

寻宝者在“淘宝”。

收藏爱好者现场交流。

国庆节假期,一场别开生面的“淘宝”活动在江门上演。在江门东仓里文化创意园举办的古玩地摊集市,现场设有近200个摊位,陈列了各式各样的藏品,吸引了众多收藏爱好者前来寻宝。

连续三天,来自各地的收藏者来到这里,他们展示自己心爱的藏品,在现场交流切磋收藏经验。现场展示的藏品,吸引了不少收藏爱好者前来“寻宝”,他们在这里寻找自己喜爱的藏品,不少寻宝者收获颇丰,满载而归。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文生

数万件藏品云集

记者在现场发现,古玩地摊集市上陈列了各种各样的精品古玩,涵盖玉器铜器、瓷器奇石、文玩杂件、古籍字画,琳琅满目,品类丰富,总量达数万件。记者在现场还发现了不少具有江门特色的华侨文化民俗物品,包括一些老票证、老钱币、老字画、老照片等。现场还为广大藏友鉴宝,共赏古玩精髓,共探古玩文化。不少参会古玩商家还开启了抖音直播模式,将交流会盛况分享为快。

据了解,该集市为江门文博界、收藏界提供了一个展示、交易的平台,盘活了地摊文化,让藏品活起来。活动受到广大藏家、古玩艺术爱好者的积极响应。

据悉,东仓里文化创意园将长期开设逢周五、六、日的地摊集市,力求把该园区打造成以古玩文化为主题,集民俗文化、艺术品鉴定、文化展示、娱乐旅游为一体的文化交流园区。

古玩市集可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末

记者了解到,江门是著名的侨乡,祖籍在此的华人华侨众多,他们或回乡探亲或归乡居住,把来源于国外的工艺产品带回家乡,这样的物品有金山箱、留声机、衣车以及洋钟等,回到家乡后,他们又购买了大批瓷器、家具、古籍字画等,在侨乡大地上,留下了大批具有中西方文化的特色藏品,几十年来,江门逐渐形成了古玩收藏文化。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江门市浮石街和上步路之间的“故衣街”形成了江门古玩市集的雏形,该街道以买卖旧衣服而得名,后来发展到同时有大量的陶瓷、字画、玉器、旧家具等交易。

改革开放以后,江门一批爱好古玉器等文物的人,把自己收集的古玉器等摆在街边交易,再次形成了市场。1989年10月,有关部门为规范市场秩序,在江门市蓬江区中心市场开办了专门的旧玉器市场。这个市场以地摊起家,1993年至1997年发展最为鼎盛,当时的摊档有100多个,经营种类有古钱、古画、古董、古陶瓷、古旧家具等,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古玩爱好者前来“淘宝”,是珠三角最大的古董交易市场之一。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江门旧货市场形成了几个主要集散地,包括中心市场、长堤风貌街、朝江路花鸟市场、胜利路幸福新村、新会花鸟古玩市场、范罗岗商业城,而东仓里文化创意园地处江门市中心繁华地段,有适合的场馆和闲置商铺,服务设施完善。在此举办地摊集市将助力园区构建“古玩 文创”产业链,进一步活化江门古玩市场,繁荣江门侨乡文化。

有收藏者近40年淘了近8万件旧物件

江门市收藏研究会副会长林静波告诉记者,江门的古玩市场在国内以物美价廉著称,一直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古玩爱好者到江门“淘宝”,东仓里文化创意园古玩地摊集市也日渐兴旺。

今年61岁的江门市文物收藏研究会副会长雷伟亮介绍,他从20多岁开始,就在江门等地的地摊集市寻宝。经过近40年的积累,如今已经收藏了近8万件老物件,在江门市建立了一间民俗文化博览馆,成为江门市首家私人博览馆,博览馆对外开放以来,已接待参观的学生和市民4万多人次,成为传承岭南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平台。

“我从20多岁开始进入收藏行业,30多年来,足迹遍及五邑地区。”雷伟亮说。

“后来我对各地,尤其是岭南地区历史文化有了一定理解后,萌发了建立岭南文化博物馆的念头。古玩地摊市场是我收藏老物品的主要地方之一,珠三角的藏家都来到这里进行交流、摆卖,地摊上的老物件品种繁多,方便收藏整理,我可以把从这里收藏起来的各类物品,分类整理、展示。”雷伟亮说。

“把地摊上的老物品搬到博览馆里,可以让观众通过这些老物品,认识到江门五邑地区历史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雷伟亮说。

记者发现,在地摊古玩集市上,有19世纪江门台山市的金山阿伯带回来的“金山箱”“煤油灯”“洋火枪”“衣车”等,还有一大批“留声机”“金山大钟”“医用听筒”等。雷伟亮介绍,这些五邑地区的宝贵文物,记载了当年台山人出国谋生,艰苦创业,后来又落叶归根,建设故乡的历史,体现了五邑文化及侨乡精神。目前,雷伟亮专门收藏这些老物品系列,在博览馆进行展示。

雷伟亮表示,在古玩地摊集市,有颇具特色的旧货,另外还有不少“明清瓷器”,目前不少收藏爱好者专门来到这里淘宝,但也有人趁机仿造明清瓷器充作古玩。因此,在地摊市场“寻宝”,一定要擦亮眼睛,认清真假古董,“寻宝”新手要有师傅带领指导。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