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杜因人的祖先是什么样的?人祖先
来源:网络整理 2022-07-08 11:06:02
从安曼市沿平坦的安曼?亚喀巴高速公路南行约170公里,后向西转入蜿蜒曲折的山间公路,下行80公里,眼前变呈现出与约旦一般地貌有别的粉红色岩石结构的起伏群山。在这群山拥抱的穆萨谷地之间,就坐落着已有二千多年历史、举世闻名的佩特拉古城。
佩特拉(petra)是希腊语“石头”的意思,是因为该城建于岩石之间,所以便称它为“石头城”;又因周围的岩石基色为粉红色,世人又称她为“玫瑰城”。
根据近代考古发现证实,公元前五千年阿都米人就在这一带生息。公元前七世纪末、六世纪初,也就是在中国的东周春秋(公元前770?476年)时代初,在阿拉伯半岛北部,叙利亚南部有一个阿拉伯游牧民族,自称为“奈巴特”人。它是古代阿拉伯半岛闪族的一个部落,有不少学者认为是现在贝杜因人的祖先。在公元前六世纪到四世纪,这一地区曾不时受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的控制。根据早期的文学作品记载,公元前312年,叙利亚亚述人统治者曾派600骑兵,4000步兵掳掠奈巴特人生息的地区。公元前三世纪,奈巴特人逐步控制了现约旦南部地区,在易守难攻的佩特拉建立了奈巴特王国首都。奈巴特人不仅从事蓄牧业、农业,也经商,从事铜的冶炼业。到公元前二世纪初,佩特拉已成为一个很繁荣的首都,并解决了水源问题,农业和畜牧业有很大发展已成为中东地区埃及、叙利亚、希腊、罗马之间的贸易市场和中转站。公元前100年,阿拉塔斯二世国王已经制造和使用铜钱。1992年美国旧金山考古队就发掘出制作铜钱的作坊和当时制作的铜钱。而阿拉塔斯三世国王(公元前86?62年)是奈巴特王国非常强大的时期。她的疆土基本包括现在的约旦,阿拉伯半岛北部,西奈半岛和叙利亚南部,也曾向北扩张到大马士革,现在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和科艾勒,都是公元前87年阿拉塔斯三世时,奈巴特人从塞流西亚人手里夺过来的。直到公元前64年,罗马大将庞培率领大军占领大马士革。卡兹涅就是阿拉塔斯三世修建的巨大陵墓。阿拉塔斯四世国王时代(公元前9年到公元40年)是佩特拉的鼎盛时期,当时它是中东重要的文化、贸易中心,城市人口达25,000人。在这一时期修建了宏伟的剧场,公元一世纪初已开始使用,并进一不修建五个皇家墓室和女儿宫。但到了拉伯尔二世国王(公元70?106年)时代,奈巴特人把首都从佩特拉迁至现叙利亚南部的布斯拉,这除了反映奈巴特王国的强大,其首都已不完全依靠佩特拉的险要,同时也说明奈巴特人从重视商业、畜牧业变为更加重视农业。公元前64年,罗马大将庞培已占领大马士革。公元106年,拉伯尔二世驾崩。罗马军队乘势南侵,灭亡了奈巴特王国,嗣后占领了佩特拉。尔后,佩特拉变成罗马的一个行政区。
此后成都长城半岛城邦,罗马人占领佩特拉二百余年,公元二世纪以后,佩特拉又到了一个新的繁荣兴盛的时期。罗马人在奈巴特人建筑的基础上,进一步修建佩特拉,使罗马文化同奈巴特文化相互交融。例如:进一步修善剧场、在佩特拉大街修建拱型大门、石柱街、把原来的厄恩墓室改为法院等等。罗马人不仅允许奈巴特人经商,还共同合作经营,使佩特拉保持了这一地区商业中心的作用。当时的大多数佩特拉居民操的仍是奈巴特土语。公元130年,罗马皇帝哈德林尼巡游出访了佩特拉城,命名佩特拉为“哈德林尼佩特拉”。
到了公元四世纪初拜占庭(东罗马)占领时期,佩特拉逐步失去奈巴特人首都的关彩。公元六世纪,佩特拉经历了几次大地震,震坏了大部分地面建筑,拜占庭人便遗弃了佩特拉。
在伍麦叶王朝(661?750年)和阿拔斯王朝(750?969年)时期,由于佩特拉远离大马士革和巴格达,佩特拉仅有少数从事畜牧业和农业的居民,是叙利亚到埃及或阿拉伯半岛驼队经过的落脚点。
自16世纪以后300年,无人知晓古城佩特拉,1812年英裔瑞士人约翰?刘易斯发现了佩特拉城,自此后120年,不少欧洲、美国学者、探险家到佩特拉探险、考古和旅游。
佩特拉的古迹散步在20多平方公里的山谷、山坡、山顶上,要想详尽的游览需要花几天时间和经受一番登山石阶之辛苦。一般旅游者游览佩特拉主要是骑马或步行,约旦旅游部门备马350匹,为旅客出入主要道路代步,但也有少量双轮马车和骆驼提供游客。
从佩特拉旅游中心骑马或步行出发,沿山沟约行一公里,首先看到路又侧有二个巨大的“道金”石墓碑,这是早期奈巴特人凿刻而成,在石碑后面圆形山丘上有几百个墓穴。在道金石碑的对面,也就是路的左侧,是顶部有四坐方尖碑的墓室和古代石餐室。方尖碑说明奈巴特人的文化受古埃及及文化的影响较大。
进入佩特拉的唯一通道是一条称之为“赛格”的小道。进入“塞格”前是一个大坝,原来是公元前一世纪建的,用以防止冬季山洪灌入佩特拉城。赛格小道时宽时窄,崎岖不平,长1.2公里。地面铺满砾石,两侧耸立着笔直的峭壁,高达70?100米,是岩石自然断裂而成成都长城半岛城邦,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不少人把它称之“一线天”。当你同一群游伴骑马经此“一线天”时,会使你感到“铃铛一响马邦来”,重现古代阿拉伯商队进入佩特拉的情景。在奈巴特人和罗马时期,赛格曾是石铺路面,现在还可以看到原来的部分残段。在赛格两侧石壁上有两条水槽,有的地方是陶制水管连接,古奈巴特人将进入佩特拉之前山上的穆萨泉水,经现在佩特拉法鲁姆饭店后的山丘,通过赛格水槽,引水到“宫殿墓室”上方的储水池里,可贮存2500立方米,供佩特拉城中居民饮用。
走到赛格小道的尽头,感到豁然开朗,面前有一片较为开阔的平地。并有一座壮丽的石雕建筑呈现在眼前,这就是“卡兹涅”,是阿拉伯语藏宝室的意思。它是公元前一世纪的建筑,是奈巴特王国阿拉塔斯三世国王的陵墓。整个建筑是在山石上凿刻而成,其正面宽30米、高43米,设计精巧,工程巨大,凿工考究,充分体现了二千多年前奈巴特人的聪明才智。据说这里面曾珍藏许多珠宝财物,所以后人称之为“卡兹涅”。
自卡兹涅到市中心叫外赛格,是一条沿较为宽阔的峡谷而行的土石路。它的右侧有17个较为大的墓室,是原来奈巴特人达官贵人的墓穴。其中一个尤内叔墓室。面对剧场,是淑蒯莱特二世王后时期的首相的墓室,公元70?76年,王后因其子拉伯尔二世年幼而听政。外赛格的左侧有44座墓室,有的墓室凿工奇特,内部岩石天然花纹色彩斑烂、令人迷恋。过了这些墓室,是一座因形就势沿山石而凿成的巨大的剧场,共34排,有7000个座位,周围有四根粗大的石柱。它是公元前后阿拉塔斯四世国王时修建的,并在一世纪初开始使用。公元106年罗马人占领佩特拉以后,进一步按罗马风格修建和增补设施。
公元363年,佩特拉发生了一次大地震,毁坏了剧场舞台附近的大部分建筑,以后就停止使用了。
从剧场往前走,右侧山上是奈巴特王国几代国王的皇家墓室,沿石阶而上,是厄恩墓室。它与卡兹涅不同的是居高临下、宏伟壮观,墓室内呈四方形高18米,长宽20米,空间之大,在其间回音不绝,充分呈现奈巴特人的耗工之巨,令人折服,也体现了当时奈巴特王国皇家至高无上的权力。这是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后一世纪奈巴特人不朽的杰作。罗马人占领时期,把它改作法院,下面增建了拱形建筑,设立了司法人员的办公室和监狱,当时是罗马帝国佩特拉行政区的法院,即最高的司法机构所在地,所以后人称此地为“法院”。公元446年拜占庭时,又将其改为东正教堂。从法院沿阶而下,顺势向右,是皇族墓室、古希腊科林式墓室(柱顶饰叶形钟状图案)、宫殿墓室和六瓣花图案墓室。这五座沿山凿就的皇家墓室不知花费了多少人力物力,当时的奈巴特王国强大也可想而知。
法院面对佩特拉城的市中心,原来城市南北均有城墙。大街最早是奈巴特人建的,宽六米,石块铺地。左侧有一块空地,是古佩特拉的贸易市场。街两旁是一、二层的建筑,这些建筑受菲尼基人和古希腊文化的影响,是早期奈巴特人在佩特拉建立的市中心。罗马人占领后,在街两侧加了石柱,所以佩特拉大街现叫“石柱街”。再石柱街的后端,二世纪建筑了三孔拱型大门,并装有木制门,是一座古希腊?罗马式建筑。大街北(右)侧原建有拜占庭塔和飞狮神殿。后发掘出的拜占庭塔历史尚不翔实。飞狮神殿正在罗马拱型门右侧,殿前有一座桥跨过河谷同大街相联。神殿是公元27年建的,是奈巴特人供奉神圣的首领杜沙拉的妻子、尊崇为女神安拉特的。毗邻高大拱顶殿堂的是大理石雕刻工、金属制作工、画师的工作间。在公元一世纪中期进行了改建,公元二世纪遭大火,以后神殿失去祭礼的作用,在以后的250年中,变成了私家宫邸,一直到公元363年发生大地震。从拱形大门往前走200米,左侧有一座“女儿宫”神殿,一座巨大的石头结构宫殿,据说是法老女儿宫。公元前30年到公元后40年建的,现在仅余下23米高的残墙断壁。
位于佩特拉大街西端山坡上弯曲的石阶把你引入佩特拉博物馆,里面陈列着在佩特拉出土的奈巴特人和罗马人时代的陶器、雕塑、铁、铜和玻璃制品等文物,展品给旅游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展馆设在奈巴特人挖凿而成的石室中,别具一格的在大门上方开了五个窗洞。从博物馆往上400米是“海碧斯”高平台,是奈巴特人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博物馆的石室,就是这些宗教仪式的预备用房。
从博物馆下来,如你的体力和时间尚充足,还可向北而去“代尔”修道院。它离博物馆约五公里,沿在岩石上开凿出来梯形盘山道拾级而上,须爬1800个台阶,途中怪石林立,两侧隆峰峭壁,美景使你目不暇接。若拾级顿足小恬,恰好细细玩赏。代尔修道院是奈巴特人建的一座神殿或皇家墓室,沿山劈凿而成,正面宽50米、高45米,前面有八根巨大石柱,是佩特拉最大的石凿建筑。在罗马和拜占庭时期,把它作为修道院,此处远离佩特拉城,山高偏僻,正是静心修行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