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价“天花板”打开有助于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来源:中国环境报 2021-10-22 10:40:13
刘秀凤
10月15日,新一轮电价改革开启。燃煤发电市场交易价格浮动范围由现行的上浮不超过10%、下浮原则上不超过15%,扩大为上下浮动原则上均不超过20%,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高耗能行业电价的“天花板”被打开,可充分发挥电价信号的引导作用,遏制高耗能行业不合理电力消费,倒逼这类企业主动节能减排。
今年以来,国家对于“两高”项目始终保持严的基调,持续传导压力,坚决遏制盲目上马“两高”项目冲动。但一些地方对此依然心存侥幸,试图蒙混过关。在刚刚结束的第二轮第三批、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中,发现多地存在“两高”项目违规盲目发展的问题。比如,吉林辽源能耗双控工作不力,“两高”项目违法问题突出,相关部门对“两高”项目审批把关不严,甚至在督察进驻前夕为企业补批相关手续。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平遥、灵石等县(市)不顾水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盲目上马一批高耗水、高耗能、高污染的焦化项目,未批先建、违规取水、违法排污问题严重。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一些地方领导干部对新发展理念的理解认识不深不透,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仍有不少地方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甚至有人认为,本地区的资源禀赋决定了经济发展离不开“两高”项目。因此,面对中央层面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的要求,个别地方的工作仅停留在填报表、算数字上,迟迟未进入落实阶段。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发现,广东云浮2021年在建和拟建能耗1万吨标准煤以上“两高”项目达16个,多个项目存在未取得节能审查意见、未落实产能置换指标等问题。在2021年4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的文件后,云浮也未采取实质性措施,直至2021年7月广东省有关部门对上述企业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后,才要求企业停止建设进行整改。
类似的未批先建问题,在各地的“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中尤为突出。梳理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通报的相关典型案例发现,不少地方存在未做节能审查、环评审批未通过、产能置换搞“数字替代”等问题。虽然中央三令五申,但个别地方对违规项目不但没有坚决拿下,反而千方百计开绿灯,甚至搞突击批复、突击整改,帮助企业应付检查。同时,一些地方对违规项目缺乏有力的监管处罚手段,使得企业违规不仅不会受到处罚,还会因此而获利,使得节能审查、环评审批等制度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带来严重后果,今年上半年,9个省(自治区)能耗强度不降反升,节能降耗形势严峻。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司长刘德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来看,各地区仍然存在“十四五”拟投产达产“两高”项目数量多、新增能耗量大等突出问题,形势不容乐观,亟须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相关工作,确保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取得实效。
确保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还需要各地切实增强行动自觉,真正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将这一问题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坚持问题导向,建立“两高”项目清单,全面排查在建项目,科学评估拟建项目,加快升级改造存量项目。坚决叫停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对存在的问题严肃查处,不仅要让违法企业付出代价,更要对违规决策、监管缺位的人严肃问责。完善决策机制,综合考虑本地区资源禀赋、环境承载力等因素,科学谋划发展路径。同时,严格审批管理,强化日常监管,确保环评、节能审查等措施发挥作用。
过去,很多地方为了吸引企业入驻,对高耗能企业的电价打了折扣。如今,随着新一轮电价改革的推进,高耗能企业将切实感受到电价上浮带来的成本压力。与行政命令等措施相比,来自市场的压力对于企业来说感受更为突出。这有利于企业增强节能意识,主动加大节能改造力度,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是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唯GDP论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各地领导干部必须提高政治站位,贯彻落实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结合本地实际,寻找一条绿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