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房产频道 >

半导体产业链全球化格局会改变吗?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1-07-13 20:39:08

(经观东西)半导体产业链全球化格局会改变吗?

中新社北京7月13日电 题:半导体产业链全球化格局会改变吗?

中新社记者 刘育英

去年以来,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纷纷提出新的半导体投资计划和发展目标,各国扩大半导体供应链的行动进一步升温。

但专家认为,半导体产业链全球化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各个国家“闭关锁国”打造全产业链难以实现;未来半导体产业集中在少数国家和地区的格局不会改变。

多国寻求“自主可控”

今年6月初,美国参议院通过《2021年美国创新和竞争法案》。该法案将单独批准500余亿美元支出,用于加强美国在半导体和电信设备领域的生产和研发。目前该法案正在等待美国众议院通过。

去年12月份,欧盟17个国家的电信部长签署了《欧洲处理器和半导体科技计划联合声明》,宣布未来两三年内将投入1450亿欧元用于半导体研究。

今年5月,韩国也发布“K半导体”战略,计划2030年实现半导体综合强国目标。

半导体是一个全球产业链分工极其成熟的产业,但在政治因素以及全球缺芯的影响下,各国都在思考如何建立加强本土供应链,保证供应链安全。

众诚智库总裁杨帆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近年来美国经常以政策禁令来影响市场,这使得各个国家前所未有地认识到“数字主权”或者“自主可控”问题,因此多国开始谋求自建半导体产业链。

另一方面,芯片会影响国家和行业信息安全。由于美国的霸道行径,导致欧洲、亚洲等芯片进口国对来源于美国的产品越来越不放心。

疫情也更加凸显芯片的战略地位。去年来全球汽车、IT、家电等多个行业遭受芯片短缺冲击,受影响行业超过100多个,这也促使各国纷纷加强芯片制造环节的建设。

杨帆说,半导体产业链本来谁都不能独当一面。当逆全球化抬头的时候,人人自危,纷纷喊出“自主可控”也就不足为奇。

亚洲产业影响力增长

目前,美国在全球半导体价值链处于强势地位。但在制造领域,2020年美国芯片制造仅占全球12%,远低于上世纪90年代。

根据有关数据,2020年全球芯片产能份额中国台湾排全球第一,比例达到了22%;紧随其后是韩国,达到了21%;中国大陆与日本均为15%,美国为12%。

杨帆表示, 目前,芯片制造环节主要集中在中国台湾、韩国和中国大陆。亚洲对产业的影响力在增长,尤其是芯片的制造能力已明显增强到举足轻重的程度。

对未来的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有何影响?

杨帆认为,虽然欧盟提出了一系列保障计划,但参与的国家过多,各国通常会优先从自身角度考虑,拖累决策进度,不利于促进产业发展。

成本也是一个关键因素。美国积极推动代工厂建设,但由于蓝领工人成本居高不下、缺少发展契机等因素,美国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再造一个“台积电”。

“如果多个国家都自建产业链,无疑会增大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成本,降低投资收益率,并非每一个国家或地区投资半导体产业都能成功,未来半导体产业集中在少数国家和地区的格局不会改变”,杨帆表示。

强大的市场是实现自主可控的必要条件,中国巨大的市场已奠定了实现自主可控的一个基础。现在中国已经在发力半导体制造环节,各地计划中的晶圆厂高达几十座。杨帆认为,中国如果打造全产业链还需要一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

总体而言,半导体产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产业链各参与方,没有谁能独自前行。如美国虽然在资金、技术、知识产权方面很强,但制造方面主要还是集中在亚洲,断了台积电,高通、苹果等企业一样玩不转。

杨帆认为,中国需要加强与韩国、日本等邻国的合作,在半导体领域共谋发展。在正常情况下,半导体产业链全球化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各个国家“闭关锁国”地去打造全产业链也是不太可能的。(完)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