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板块9家公司年内上涨超50% 政策红利下行业的资本春天来了吗?
来源:证券日报网 2021-07-02 12:39:07
6月30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进一步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促进综合医院中西医协同发展,既有利于提升综合医院整体服务能力和运行效率,也有利于提升中医药服务可及性和可得性,更有利于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需求。
受此消息影响,7月1日,申银万国行业分类中药板块24家上市公司涨幅超5%,其中吉药控股、陇神戎发、新光药业、维康药业、广誉远等公司涨幅超10%。对此,广州圆石医药首席研究员李益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医药受资本的关注主要是政策驱动产业发展,但存在巨大的挑战和结构性的机会。”
中医药行业政策红利不断
“政策导向是驱动医药行业走向的决定性因素。”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向记者表示,今年中医药行业频频迎来政策红利。
6月30日,《关于进一步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意见》明确,进一步完善综合医院中西医协同相关制度。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将中西医结合工作纳入医院评审和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推动综合医院中医药发展。设中医临床科室(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民族医学科)的公立综合医院要把建立中西医协同发展机制和多学科诊疗体系纳入医院章程,将中西医联合查房、会诊纳入医院管理制度,结合中医药特点和规律,统筹优化并差别化实施中医临床科室绩效考核,鼓励和引导提供中医药服务。
“通过增强中医临床科室的设置、鼓励设置中医二级学科或专业组来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以及通过完善中西医协同制度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对综合医院由西医为主向中西医结合转型具有建设性意义。”浙商证券发布的研报认为,中西医协同发展为中国医药行业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打开中医药行业成长天花板。
一位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从通知内容来看,对于中医药的发展推动可能超过以往许多政策的力度。这意味要给中医药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
据记者梳理,今年2月份,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5月13日,商务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指出将充分利用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等现有渠道加大支持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力度,支持基地拓展国际营销渠道,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医药国际影响力。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中药行业的发展也存在诸多挑战:“未来中成药有望纳入全国性药品带量集采范畴,部分地方已开始试点中成药带量采购。随着医改持续推进,预计未来医保控费措施将涵盖中医药全领域。”
中医药的资本春天来了?
在国家鼓励创新的背景下,有创新属性的医药生物上市公司受到了资本市场的青睐。与此同时,受多重因素制约的中药板块创新属性难以凸显,一度受到资本市场的“冷落”。
截至2021年7月1日,A股医药生物板块仅有2家中药上市公司市值超千亿元,分别是片仔癀与云南白药。在70家中药板块上市公司中,有51家中药上市公司总市值不足100亿元。
一家不愿具名的中药上市公司高管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中药的发展受到了诸多挑战,创新属性难以体现是中药上市公司面临的集体困境。同花顺数据显示,中药板块70家上市公司中,23家上市公司去年的研发投入总额超亿元,还有23家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总额不足3000万元。
不过,中药板块资本市场“遇冷”的现象在发生变化。同花顺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7月1日,中药板块三家上市公司涨幅超100%,分别是广誉远、嘉应制药、健民集团。此外,仁和药业、片仔癀、太极集团、同仁堂、中新药业、马应龙等上市公司涨幅超50%。
广州圆石医药首席研究员李益峰认为,在政策的引导下,中医药企业转型步伐有望加快,有望在中医药领域内开辟多种转型路径。
“一方面,结合循证医学体系研发和证明中药疗效将是中医药长期发展方向,部分品种可结合循证医学,转型创新型中药。另一方面,中药医保管理更加严格,可转型‘医保免疫’的普通消费品,转型具有刚需属性的日用消费品能够获得抗通胀的收入来源。此外,中药制造企业时常面临中药材价格波动和供应不稳定的风险,中药行业迫切需要确保高质量、低成本且供应稳定的中药材生厂商。中医药在增长疲软的大背景下,数字化转型是未来的发展,通过提升内在效率和寻找外部增长,有望迎来边际上的变化。”李益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