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大考:居家生活遇难题 社区妙招儿有哪些
来源: 2023-11-22 16:16:29
石家庄疫情发生以后,
针对居民生活小区,
各区都采取了一系列
严格的闭环管控措施,
不少居民过起了“宅生活”。
在这一特殊时期,
如何保障社区居民,
尤其是特殊人群的基本生活?
1月24日,
记者探访发现,
许多社区居委会都积极行动
,连日来通过组建
后勤保障组送菜上门,
为就诊患者开通绿色通道,
成立志愿者服务队义务理发等等,
确保基本民生全覆盖,
居民宅家不用愁!
北合街社区联系卡
发放需求联系卡提供送药送菜服务
百岁老人吴玉是新华区合作路街道北合街社区居委会的重点帮扶对象。“她现在由她80多岁的女儿、女婿照顾,一家三口三位高龄老人,我们放心不下,前两天给她家送去了果蔬鸡蛋和需求联系卡,还嘱咐小区‘红色物业’每天敲敲门,有啥需要第一时间给我们打电话。”自疫情发生以来,北合街社区党总支书记王立娜一直放心不下的就是辖区特殊老人的民生保障问题。
据悉,北合街社区管辖的多为老旧小区,仅80岁以上的老年住户就有500多位。
为确保疫情闭环管控期间,辖区空巢、孤寡、特困老人的正常生活保障,该社区第一时间成立后勤保障小组,“通过楼组长摸排,我们重点为辖区20多位孤寡老人等特殊家庭创建帮扶基础台账,以分包网格的形式提供特殊时期的亲情帮扶服务。”王立娜介绍说,帮扶服务以送菜送药上门为主,如果老人有其他诉求,也会有“一对一”帮扶志愿者竭尽全力帮助解决。
居委会送物资上门
1月24日,记者看到,社区给吴玉老人送去的社区特殊人员需求联络卡上,分别印有社区居委会、三家直供超市、新兴药房、省直二门诊送药等地的联络电话,“只要老人有紧急情况或者需求,直接打卡上的电话,我们随时提供上门服务。”王立娜说,同时,辖区各小院的志愿者也成为社区居委会的“好帮手”,帮着照顾辖区特殊人群的基本生活,为他们买菜送药。
为就诊人群开通绿色保障通道
“张书记,我今天要去医院做透析!最多三个小时。”1月24日一早,租住在裕华区建通街道绿家小区的宋师傅就跟绿家小区社区党总支书记张晓倩报备了。
“好,带好证明。我让社区工作人员邢文静陪您一起去。”张晓倩再三叮嘱宋师傅,到医院做完透析早去早回,为了安全起见,不要再去其他地方。
绿家小区社区为就诊患者开通绿色通道
原来,绿家小区距离平安医院仅有一街之隔,小区里住着一些每隔两三天就要到平安医院做透析的肾病患者。
此次疫情发生后,绿家小区实施了严格的闭环管控措施,这让这些肾病患者犯了难,遂第一时间向绿家小区社区居委会求助。
1月9日,张晓倩得知这一情况后,通过摸排发现小区有五六户住户跟宋师傅情况雷同。“让他们直接住院不现实,那就为这些特殊人员开辟绿色通道吧!”张晓倩第一时间跟物业沟通,让这些患者提供医院诊断证明等。同时还安排邢文静、孟彦红、张娜等3名社区工作人员直接对接这些患者,“如果时间允许,我们会有专人陪护,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返回小区,以免出现其他不必要的问题。”
从1月10日起,这些住在绿家小区的透析患者都能及时到医院就诊,“特别感谢社区和物业的工作人员,他们周到细致的服务,解决了我们出行看病的烦恼!”采访时,宋师傅表示他们会严格遵守和小区居委会的约定,“不乱跑,透析完速回小区”。
社区志愿者帮老年人解决“头”等大事
1月23日,新华区杜北街道西营上水园小区业主群里,收到了一条暖心通知,“疫情期间,村委会考虑到封闭小区,理发困难,特从志愿者中寻找到理发高手为社区老年人免费理发,理发时间为单日期下午2点到4点,地点为村民服务中心。只能理光头和简单平头。”
同时,通知中还特别注明:等候时不要近距离聚集,佩戴口罩。理发工具一人一消毒,请大家放心。老年人可以今天下午过去。
西营村理发
一看到这则通知,小区古稀老人李永生乐了,“我正愁头发长了没地理发呢,这村委会就送服务上门了。”
当天14时许,李永生戴上口罩就来到了位于小区里的村服务大厅。此时,村服务大厅弥漫着一股消毒水的味道。社区志愿者杨靖贤、王晓楠和乔国华也正忙着给各自带来的理发工具消毒。
据悉,他们仨人都是西营村村民,疫情发生后,他们主动和村委会联系,成为了西营村疫情防控志愿者。从1月23日起,他们又多了一个新工作,那就是为辖区老年人义务理发。
不出20分钟,李永生理完发,照着镜子连连点头,“真不错,不出小区就把‘头’等大事解决了!”
“为确保疫情防控安全,我们的理发场地特意选择在比较空旷、通风的物业楼大厅,同时做好场地环境的消杀,理发工具一人一消毒等,保证大家理得放心、安全!”采访时,西营村村委会工作人员乔国桃感谢这些社区志愿者,在疫情期间挺身而出,为居民做贡献!
社区物业联手保障5134户居民不缺粮缺菜
1月24日上午,家住长安区瑞城A区6号楼的马大河老人,收到了社区志愿者送来的暖心菜。这是小区闭环管理以来,社区志愿者们送出的第四波暖心菜。
瑞城A、C、E三个区,同属长安区谈固街道瑞城一社区管辖,共有居民楼21栋、5134户、13495人。社区在抓好各项防控措施的同时,更加重视辖区居民保供工作。
采访时,瑞城一社区党总支书记徐庆志告诉记者,在社区闭环管理期间,为了不出现一户居民缺粮缺菜的现象,社区第一时间建立了保供微信群,三个小区分别成立志愿服务群,负责收集居民的需求信息,帮助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居民采买上门,特别是对于7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志愿者们建立台账,实行一对一帮扶。瑞城E区志愿者贾立训主动为小区11位70岁以上老人捐赠爱心菜。
瑞城一居委会联合物业保障民生
同时,小区物业在保供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瑞城A区物业公司经理郧国强是一名有着15年党龄的共产党员,疫情发生以来,他积极组织物业人员为居民居家防疫提供零距离服务。“连日来,我们摸排出45户出行不便的老人,公司拿出专门经费,为他们购买新鲜蔬菜送到家里,还发放物业连心卡为其提供24小时服务。”
志愿者们在全员核酸检测现场,是置自己安危于不顾的钢铁战士;在平日保供方面,又是小区居民们的贴心人。家住4号楼的王慧英阿姨逢人便夸:“在疫情期间,志愿者不是亲人,胜过亲人啊!”
物资直供车进小区保民生
“我们小区每隔三五天就会有直供车送物资来,居民足不出院,就能买到经济实惠的商品,每家每户吃穿不愁,都能安心隔离不出门!”说这话儿的是新华区党家庄社区的一位居民。
疫情发生后,为了保障辖区民生物资保障工作,新华区赵陵铺路街道专门成立了物资保障机动组,由专人负责对接商超,同时辖区14个社区配备一名专门负责物资保障供应人员进行实时对接。
“每次直供时我们都会做好进出小区车辆和采购物品的消杀工作,对现场居民维持秩序,为不会支付的老人代支付,为行动不便居民提供上门送物资的暖心服务。”赵陵铺路街道工作人员崔会芹告诉记者,目前这种直供形式和直供点服务受到了辖区广大居民的欢迎,形成一种常态化管理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辖区太保路社区居委会、新苑社区等还提供“一对一”送物资上门服务。太保路社区接到居民求助电话称其母亲在小区独自居住,担心母亲生活不能自理,社区第一时间上门并安排一对一志愿者每天过去查看老人身体和生活物资需求,并给老人送去肉、菜、牛奶,保证老人的日常生活。
赵陵铺路街道联系商超直供点,送菜上门
辖区新苑小区
有很多的独居老人和低保户家庭,
社区还想出了很多救助办法,
诸如低价购买生活物资后
送给低保户家庭等,
大家对社区的
这种贴心服务都非常满意。
文/图 燕赵晚报融媒体首席记者 杜慧
致敬!
平凡而伟大的摆渡人
来源: 燕赵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