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创业建生态园 让农民稳定拿工资 大足六旬企业家为建设美丽长虹村开了个好头
来源: 2023-10-14 10:16:45
“老谷家不缺钱,回来搞农业,还不是因为惦记着家乡。”
“老谷带头发展农业,为我们的美丽乡村建设开了个好头。”
“谷老板发工资,让农民变成了工人。”
在重庆市大足区拾万镇长虹村,一说起谷达敏,没有村民不认识他。这个在建筑行业摸爬打滚几十年的优秀企业家,在接近60岁的时候回乡,“拉”开了长虹村蝶变的帷幕,在2019年,还被评为重庆市道德模范。
不失信于人 从“打工仔”到企业家
1979年,21岁的谷达敏离开家乡拾万镇,只身来到云南闯荡。
从“打工仔”到“包工头”,再到公司董事长,他深知这一切来之不易,更明白“诚信”的重要性。
1988年,谷达敏还只是个“包工头”,带领了100多名工人在工地施工。然而,开工不到3个月,建筑老板卷款跑了。
“大家不要担心,你们的工资我来发,一分都不会少!”谷达敏现款补齐了工人的工资。
虽然白白损失了近3万元,但他却赢得了大伙儿的信任。
2013年,已经是建筑企业老板的谷达敏承建了一个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他发现工人所使用的水泥标号不达标。
于是,他带领工人,耗时两个月,把原来不合格的材料挖空,重新扎钢筋,浇灌混凝土,总共多花了200多万元。
虽然明知重做要亏本,但他心里感到踏实。在云南省,谷达敏所管理的正达建筑公司多次被政府评为“守合同重信用”单位。
几十年来,不管是现场施工,还是企业管理,谷达敏都坚决杜绝弄虚作假、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情况发生。
不让人吃亏 返乡创业建生态园
谷达敏虽然在外事业有成,但他一直牵挂家乡的父老乡亲。2014年底,为了带领家乡群众创业,他将云南盈利正好的建筑工地交给儿子看管,主动联系长虹村村支两委,表示打算回乡发展农业。经过详细咨询和长期考察,谷达敏瞄准了大棚果蔬种植项目,并成立了重庆沃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发展农业首先要向老百姓租地,那就涉及到租金多少的问题。当时土地长期流转价格是600元/亩,而他主动提出这个价格是不合理的,因为价格没有逐年递增,老百姓会吃亏。
“我宁愿自己吃点亏,也不能让老百姓吃亏!”于是,谷达敏决定以每亩430斤谷子的折算价作为土地租赁(流转)金,折算价按照每一年谷子的市价进行计算,这样使得百姓年年增收。
谷达敏还考虑到建设生态园时会损毁租地村民自种的粮食、树木等,于是他一并折现补偿村民的损失。
正是由于谷达敏诚实守信,所以他在土地租赁(流转)调整中十分顺利,大家都积极主动配合。不到一周时间,谷达敏便完成相关程序,并与村民们签订了土地租赁(流转)协议。通过这件事,村民们对他建立起了信任,这也为他今后的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
不亏欠乡亲 景区交给村集体打理
农业园雇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其中近30名工人都是谷达敏的邻里乡亲。“我把田地租给老谷,每天到基地打工,既方便照顾家人,又有稳定收入,比起以前自己种地,收入至少翻了一倍。”村民胡成学说,老谷是个讲信用的人,每个月都是按时发放工资,自己做梦也没想到,能从一个农民变成每个月稳拿工资的“工人”。
虽然聘用的工人大都是熟人,且基地前期投入花费很大,但谷达敏从未拖欠工人的工资。出身农家的谷达敏,能感同身受地体会到农民为生计勤奋工作的艰辛,所以每到月底,自己再没钱也会想尽一切办法,按时给工人们发放工资。
正因为如此,谷达敏的工地上总是不缺工人。为了把基地做成农业示范点,以此带动老百姓创业,他每天亲自下地干农活,还为偏远贫困的将军村无偿提供农业技术指导服务。
2018年,谷达敏又开始着手打造200多亩五彩稻田,计划以此拓宽乡村旅游线路。
该年9月,第一届五彩水稻节开幕,活动期间吸引游客超过10万人次。如今,五彩水稻节已经连续举办三年,农业基地也步入正轨了。谷达敏便将这一切交给了村集体打理,无论村集体运作得怎么样,他承诺几百亩土地的流转费用都由他个人承担。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韩政 通讯员 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