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百姓心声 >

苏州的百强县「苏州百强镇排名」

来源:   2023-09-15 08:16:27

近日,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2赛迪百强县榜单,苏州强势霸榜。

昆山位居百强县第一

张家港位居百强县第三

常熟位居百强县第四

太仓位居百强县第七

2022赛迪百强县

赛迪顾问还从四个维度,构建了包括28个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对长三角县域经济进行综合评价。

苏州再次霸榜,昆山位列榜单之首,张家港位列榜单第三,常熟位列榜单第四,太仓位列榜单第六。

关于赛迪顾问

赛迪顾问是中国首家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并在业内率先通过国际、国家质量管理与体系标准认证的现代咨询企业,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赛迪顾问从经济实力、增长潜力、富裕程度、绿色发展四大维度构建了包含24个三级指标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最终形成榜单。

昆山

2021年,昆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4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6.9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进出口总额分别冲过万亿元和千亿美元大关,实现了两个历史性突破,主导产业集聚度进一步提升,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产业产值分别超5600亿元和2800亿元,综合实力连续17年居全国百强县市首位。

一路领跑的昆山已经确立了全新的目标: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县域示范!

前不久,昆山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县域示范 走好新时代“昆山之路”的总体方案》,提出争当区域一体发展、产业创新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现代化城市建设、社会综合治理、实现共同富裕“六个示范”,同时制定12项现代化行动计划,明确25项主要任务,细化形成200项具体项目。

《总体方案》围绕2025年和2035年两个时间节点,描绘了昆山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县域示范的美好蓝图:

★到2025年,经济结构、发展动力、质量效益、空间布局实现重大转变,创新驱动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特色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成效显著,现代化产业体系基本构建,现代化城市建设初具规模,社会治理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创新城市、青年城市、人民城市建设不断深化,成为全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样板。

★到2035年,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建成,城乡宜居水平、社会文明程度和百姓富裕程度大幅跃升,充分展现“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现实图景,成为在全国具有强大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县域示范。

张家港

2021年,张家港GDP首次迈过3000亿元大关,成为全国第三个县级GDP总量突破3000亿元的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21.08万元。

2021年,张家港完成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44.27亿元,同比增长4.7%;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101元,同比增长9.0%。

2021年,张家港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842.44亿元,同比增长19.7%,产值总量和增速均为近年来最高点。新增上市企业8家,其中科创板上市企业3家,均创历年新高。

总投资42亿元的中车氢能基地项目

总投资202亿元的光束汽车生产基地项目

近年来,张家港不断加快创新转型步伐,入围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引进了光束汽车、信义基地、杉金光电、天兵科技、大族激光、稻兴科技等旗舰型项目,以项目“增量”带动经济“总量”提升。

★“2021中国未来投资热点百佳县市”榜单中,张家港位于榜首。

★入围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获评省制造业创新转型成效明显地区。

★在全国首发创新驱动发展(张家港)指数,创办全国首个科技创新研修院,企业创新积分制在国家级高新区扩面推广。

★“智改数转”高效推进,县域工业互联网发展指数位列全国第二。

作为全国首个荣膺“联合国人居奖”的县级市,张家港先后荣获首届“中国生态文明奖”“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张家港湾”生态修复入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优秀实践案例。

2021年,张家港严格落实能耗“双控”任务,单位GDP能耗下降3.7%;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扎实开展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回头看”,统筹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2021年疏浚镇村河道450条,建成排水达标区48个、生态美丽河道91条,新增农村成片造林585亩。

常熟

2021年,常熟地区生产总值2672.04亿元,增速9.2%,高于苏州平均;规上工业总产值4632亿元,增长22%以上。

常熟拥有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57个,高新技术企业812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1841亿元。声学产业从无到有聚变发展,氢燃料电池产业创新生态初步形成,制造业“智改数转”全年完成项目1732个。

“环射衔接”路网初见成效,新竣工20个学校项目,新城开发、老城更新、千村美居三头并进。城市风貌进一步改善,城市品位明显提升。

常熟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2%,空气质量优良率提高至83%,PM2.5平均浓度下降40%,获评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太仓

“现代田园城、幸福金太仓”。2021年,太仓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上工业总产值分别突破1500亿元、190亿元、2900亿元,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融入上海日益深化,累计引进沪上项目超1500个。对德合作跨越发展,德企总数超410家。以港强市亮点纷呈,太仓港跃居全国第八大集装箱港口。

主城区提档更新,科教新城基本建成,娄江新城启动建设。“5 1”轨道交通网络、“七纵八横九连接”干线路网加速构建。“一心两湖三环四园”城市生态体系基本形成。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3%,城乡收入比降至1.8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连续六年位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市榜首。

当前,苏州正加快推动市内全域一体化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各板块联系正越发紧密,让我们共同努力,用新作为书写新篇章,一起为苏州点赞。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