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百姓心声 >

棉纺东路19「动力火车东孝忠路走九遍」

来源:   2023-09-06 14:17:08

这是有趣郑州第644篇原创文章

全文字数: 3000

阅读时间: 7分钟

每天10:10,多爱郑州一点点


一条街要走多少遍才能熟悉?就像要了解一个人,势必要经历数次酒局微醺后的「真言吐露」。

九,在中国被认为是一个至阳的虚数、极数,常表示最多、无数的意思。


若能把一条街走上「九」遍,想必,会了解的更加极致吧。


丨用脚步丈量这座城市

有粉丝一直在询问近期扫街很少去西郊了,莫急,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棉纺东路走九遍。


家属院聚集区


棉纺东路,顾名思义是棉纺路的东段,从名字就能看出,是和纺织业抛不开关系的道路。


东起医学院西至嵩山路,全长不到1.5公里,半小时就能溜达完。而关于它的故事,却几天说不够。

丨棉纺东路路口的奇特建筑,谁来解释下啥意思

与棉纺西路相比,棉纺东路在外人看来多了一丝尴尬,因为提起棉纺路,人们更多的关注于棉纺厂、家属院相对集中的棉纺西路,而作为承接了市区与西郊贯穿的他,其实担负的更多。


西郊?对,一二十年前人们觉得过了碧沙岗公园就是西郊了,相应的,棉纺路和建设路的东西划分,自然不成文的变为人们对西郊的「分界点」。

丨复杂的路况,「善变」的通行规则

而相比于道路宽阔,有炮校、碧沙岗公园作为「门面」的建设东路来说,棉纺东路似乎能拿出手的东西不多。


但它却是曾经郑州最密集的家属院区之一,人行家属院、柴油机厂家属院、水工家属院,更不用提金牛集团家属院、发电厂家属院等等了,密密麻麻的家属院代表了当时富庶的生活,也给这里的家长带来了头疼的问题。


丨那时候连个街心公园都没有,就是疯跑

小孩儿多了,玩起来就花样频繁了,特别是暑假,经常性地一个院子里的孩子突然间蒸发般地消失,顺着现在的河医就跑到沿河路附近了。


那时的沿河路还不像现在一般拥挤,用石子扔火车、溜着河边打水漂、晚饭左右被大人从电子游戏厅里揪着耳朵揪回家,第二天下午又蠢蠢欲动。


昔日的「辉煌」


虽然没有棉纺厂的荫庇,但是以前棉纺东路上知名的地方还是不少的,比如说河医老夜市。


现在医学院往东,挨着立交桥下面这块儿地方,有趣君的印象就是:「吃的多,换得勤。」


丨几乎每个星期都会有新开的店面 但这家美国炸鸡一直没变

卖饭的店多,大大小小几十家;招牌换得勤,流行什么就卖什么,反正也没有啥情怀与留恋,咋挣钱咋来。


记得许多年前,门口还是一片夜市,老郑州把它叫做河医夜市,一到晚上好不热闹,生蚝、大虾、螺蛳,有趣君对于这些东西的概念就是始于这里。

丨又一家新开的小饭馆,祝生意兴隆

关于厂子,之前许多在棉纺路的厂子为了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环境,向外搬迁了,有迹可循的也就剩下天润粮油和中州煤机厂了,不过很可惜,有趣君寻遍身边好友也没找到熟知这两个厂子的人,只能依靠广大的粉丝来填补这段空白了。

丨粮油公司里斑驳的墙面

丨红色砖墙特别有年代感

提起来久久思达,十几年前,一期刚竣工的时候也是引起过不小的轰动的,有趣君有个朋友章晨住在里面,那时候去找他玩,感觉小区好高档啊,可能是咱普通家属楼住久了吧。

丨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棉纺东路在一些细节上还是很暖心的 比如这个能避雨的亭子,免去了很多尴尬

丨这处涂鸦,让阴霾的天空多了几分生气

不过后来,08年前后,旁边的鑫苑起来了,章晨的思达在小伙伴中高档的地位就被鑫苑替代了,不过他家的PS依旧是吸引有趣君去找他玩的动力,实况足球好香。


偶尔,我们也会到鑫苑旁边的迪欧咖啡坐坐,花上10块钱买一壶茶,几个人打一下午双升,后来的后来,章晨网恋奔现去了上海,竟然成了,听说还是个上海本地拆迁户的闺女,腐败 堕落啊!


丨棉纺路小学,使得久久思达、鑫苑的二手房特别火

丨鑫苑旁边的迪欧咖啡 现在有闲钱买别的了,但人却凑不齐了

在郑州的同学聚会再提起他时都会忿忿地说:「那么早家里有电脑有什么好处!」眼里却都是羡慕。


呵,男人。

无奈的「骄傲」


棉纺路立交桥下就是门诊量、出院人数、手术台数均位居世界第一的医学院,这里每天有两万多人看门诊,七千多张病床上躺着病人;如果算上陪同的家属,日均五万人散布在医院的每个角落。


这些人的喜怒哀乐,充斥着医院的每一处空气。每天都希望医生多关注自己,又怕医生过多的关注自己。

丨从他们对话中得知,是在医学院看病的一家,希望健康常伴

有趣君曾认识一个在医学院附近「停车场」工作的大叔——老李,老李曾告诉有趣君,在医院附近揽车停虽然挣钱,但不是好干的活儿。


你得有眼色,会察言观色。


因为前几年缺乏管理,停车都是私人地方,也没统一价格,所以你看到满面春风喜笑颜开的,这是病情有好转的家属,多要点没关系,特别是那种当爹的抱着孩子,笑得跟中彩票一样那种。

丨医院附近,明里暗里多了很多「就业」的机会

反之,最好是别触霉头。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他经历了什么,或者正在面对什么。


老李对这份工作谈不上喜欢,但是增长了很多见闻。他曾见过一米八多大高个半夜在车里哭到失声,也曾见过将近200斤的胖子一年病瘦成麻杆,也见过二半夜给媳妇买臭干子的幸福准爸爸。

丨医院里,有多少人愁眉不展 (出于安全,此处使用的是2018年拍摄的照片)


而他印象最深的是一天吃三个馒头半包咸菜,住在立交桥下的尉氏县老两口,二老为了给儿子看病,几乎变卖了家里所有的财产,连个房子都不舍得租,每天晚上老李下班都会和他俩聊几句,安慰安慰,有个热水剩汤的互相照应一下,三个月,儿子还是走了。


老李喝多后喜欢说:郑州有句老话,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现在想来,这算是最高级别的祝愿了!


追逐美食,是扫街的动力


要说棉纺东路现在的美食,7成以上郑州人都会首先想到「杀人烩面」吧。关于它的「传说」咱已经写过好多次了,今天就随便聊聊吧。


这家店最大的特色就是「复古」,不管是从店面装修到服务水准,还是主食样式,都是标准的上个世纪的模样。


丨有趣标准套餐

各种X记会有各种名目繁多的烩面,什么三鲜的、滋补的、海鲜的,这里只有大小碗。喜欢吃老式儿烩面的别错过就行了,强烈推荐它家的调面筋,蒜汁儿芝麻酱要多放。


更不要去在意什么服务质量、就餐环境了,高峰期能有个位置安安稳稳不被拼桌,旁边没有「五魁首」就算幸运了。


有烩面的存在必然有胡辣汤,棉纺东路正中路南有一家逍遥镇程党生,这家店据说是从87年开到现在,是不是比你们的年龄还大?

丨豆腐脑卖完了,否则两掺儿是有趣君最爱


这家汤略辣,但不是胡椒那种胡辣,像有趣君这种不太吃辣的人也可以接受,分为7块9块两种,一般来说7块的就行了,肉块够大,汤够稠。是比较好的位置的牛肉,还有肉筋,以7块的价格来说,比较实惠啦。


丨早餐油饼千万别腻,尤其是配着胡辣汤喝的那种


强推一定要吃他家的油饼,热的香,凉了也没关系,泡在胡辣汤里,让饼充分接触汤汁,香,就一个字。


早上匆匆来不及好好喝碗胡辣汤?不怕,往西走,棉纺东路快到嵩山路路南,有一家「包喜欢」,因为商住改造,门头没了,但是名气还在。


丨前面这姑娘给同事带的,鸡丁的让她买完了!

丨面很软乎,肉质比较鲜嫩


附近的居民都是回头客,皮薄馅儿大,1块5一个也不贵,大肉的和豆沙的最好吃,鸡丁的也行,不过就是卖得太快。

未来必定可期

现在的棉纺东路,总给人一种「落后了5年」的感觉,且不说和隔壁建设路相比,就算和棉纺西路相比也是不太够分数。

丨谁能想到这里面是附近知名的培训学校

好在不管是政府还是个人,都在大力推进棉纺东路的改进,住改商的恢复、外墙的翻新、道路的维护、交通方式的改进等等。


丨一起加油


请关心它的人给它一点时间,不要焦虑。梁启超先生曾说: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丨未来可期

未来的棉纺东路,一定会更好的。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