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 戏剧如何在场演出「疫情小剧场」
来源: 2023-07-16 10:17:01
作者:水晶
1月13日,澳门公布两名新冠密接人员行程轨迹,他们是幼儿园的工作人员,所在的幼儿园小孩和家长立刻被全员带去隔离。1月14日,与澳门一岸之隔的珠海新增6例本土确诊,全城所有演出陆续宣布取消。澳门这座原本风平浪静的小城,也再度陷入紧张的氛围。
声音剧场《回家》
《永不回来的风景》
第21届澳门城市艺穗节,就是在这种氛围之下开幕的。1月12日下午,在澳门最核心的旧城区祐汉新村,第八街的一个街区花园里,开幕仪式举行。艺术家、嘉宾和许多在此闲聊、下棋、逛街的市民一起见证了艺术节的开幕,小朋友们还现场玩起了艺术节提供的套圈和气槌游戏。
澳门城市艺穗节创立于1999年,是澳门重要的文化节庆之一。这个艺术节的目标是深入社区,为各阶层观众打开更广阔的艺术之门,贯彻“全城舞台,处处观众,人人艺术家”的理念。所以在开幕式所在的祐汉新村,就有《又看祐汉》的演出装置,其中的系列作品以租客、偷渡客及过客三种不同身份视角,诠释祐汉居民对生活、社区、人群、社会和世界的新理解。现在的祐汉,随处可以见到租屋街招,街招印证社区的成长和变化,代表着不同人在社区的生活体验。多数人以租住形式在祐汉居住,租客在这区的不同地方留下了印记,也承载着他们的生活回忆。
在这个系列作品中,观众将化身租客,拿着地图寻找出租单位,窥探祐汉居民的生活和故事,过程中也随时会遇到真实的祐汉居民,他们亦成为演出的一部分。《租客》《偷渡客》及《过客》的观众,在节目结束后还会获赠一张明信片当场填写,工作人员会将把收集到的祐汉居民小故事,于本届艺术节期间寄出。《永不回来的风景》作为该系列的衍生作品,让观众参与其中,以明信片记录祐汉的面貌和故事,再继续流转到城市的不同角落去。
除了关注本土民众与社区故事,第21届澳门城市艺穗节当中,有不少作品都聚焦于思考正在行进中的“后疫情”时代。国与国、城市与城市、人与人之间的“隔绝”,这一场景令原本巅峰状态的全球化跌入谷底,这种当代生活方式与行动自由被突然“劫持”后所产生的心理震动,成为本届艺术节最重要的“主旋律”。如何破除这种现实生活中的隔离状态,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联接,成为戏剧和其他艺术作品最重要的使命。
以剧场与科技共同构成的作品《后疫情时代的“疯”》,运用了形体、多媒体、展览、装置等多重手段,是艺术家在疫情之下的有感而发之作。目睹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后的生活变化,口罩已成为每日外出的必备品,防疫用品成为日常生活用品,进入场所须出示健康码和测量体温,这些被置于作品当中,用“陌生化”的手段,向观众展示后疫情时代下早已改变却习以为常的生活状态,并反思社会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
《我想走开一下,想忘掉这个世界》(原名《我想行开吓,想忘记咗呢个世界》),则是由澳门本土独立剧团“破艺术工作室”带来的一场跨领域演出。该作品以澳门新八景之一的澳门旅游塔为表演地,把窄小的电梯改造成表演空间,带领观众进行了一次“精神性旅游”。虽然每场演出只有两位观众,但由于现场很多参与演出的演员,还把旅游塔大堂的一角改成了完全仿真的航站楼登机手续办理处,空姐、电梯里音效逼真的飞机起降和飞行声、“旅途”中形形色色的景点与异乡人——购物狂、美食、人妖表演等等,这些以前只有真身旅行时才能体会到的种种场景,在这个只有45分钟的略带讽刺性的作品中一一呈现,让观众一时间几乎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
澳门这座城市本来是以赌业和旅游业为生存基座的城市,两年来的疫情持续,不但使得游客大幅减少、赌场门庭冷落,就连澳门居民自身也因为严格的防疫政策而无法再像从前那样随时可以来一次想走就走的旅行。《我想走开一下,想忘掉这个世界》,运用环境的改造、表演的介入,让观众在精神上插上双翼,飞上天空,自由自在地翱翔片刻,这可能是戏剧能在这个“隔离”时代所发挥的最好的功用吧。
来自内地的原创声音剧场作品《回家》,对于此次艺术节的观众而言,则是一个巨大的惊喜。这部作品在叶挺将军故居连演15场,105位观众以演员的身份参与了该剧的演出。观众在完全不知道剧情、也不知道自己将抽中什么样的角色的情况下,亲自扮演角色,讲述7个关于回家和面对未知命运的故事,引领自己和其他观众一起回到两年前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的武汉。
对于创作者和观众来说,《回家》这个作品都是一个巨大的“冒险”,由于观众无法预知角色和剧情,导演也并不能现场对表演进行指导,所以演出所面临的风险是:观众能不能很好地呈现角色?隔着遥远的距离和完全不一样的疫情环境,澳门观众能否理解到两年前武汉人民所经历的一切?再加上演出版本从内地的普通话转换成粤语之后,又多了一些场景、物件和文化上的差异,艺术节主办方和主创团队都难免内心忐忑。
但朴素而充满真实细节的文本,第一人称的日常化叙述语境,和巧妙设计的演出形式,最终还是深深打动了澳门观众,15场演出,几乎每场都有观众流下热泪。演后谈环节,观众更是释放出更大的共鸣,认为《回家》这个作品如同有一种魔力,它以第一人称的观众扮演模式,使得观众快速进入各自的角色,在观众的朗读和音效的配合之下,脑海中自行形成了许多想象和画面,仿佛穿越了一条时空隧道,来到了当时的武汉。而剧中7个角色之间的情节联接,又令他们在短短的30分钟里快速建立起一种共同的使命感,整场演出结束时,像是共同完成了一组精彩的传球和投篮。
一位读护士长角色的年轻女士,在演后谈时分享她个人的经历,她是香港人,但因为读书和工作都在澳门,所以疫情期间回香港也一直不方便,她的公公和爷爷,都是在这期间离世的,自己也只能通过电话和他们做最后的告别。虽然澳门在疫情期间一直都是一个非常安全的城市,连口罩短缺这一幕都没上演过,但《回家》的到来,剧中所提及的武汉在封城期间那些点点滴滴的故事,仍然激发了她内心强烈的共鸣,而自己在读剧过程中的流泪与释放,也是一种治愈吧。
正如澳门文化局局长穆欣欣女士在艺术节开幕式的致辞中所说的:“在后疫情时代下,我们学会珍惜与人面对面的相处与交流,线下演出更是无比珍贵。艺穗节就是让我们不断探索自己成长的城市,以真善美的视角看待世界,让自己变得更好,这是艺术的作用。”(水晶)
来源: 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