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百姓心声 >

【访惠聚】佳福社区:运用“五百”机制提升群众幸福感

来源:   2023-07-11 10:16:29

2021年以来,克拉玛依区佳福社区“访惠聚”工作队和社区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五百”工作机制为抓手,通过“串百家门”“知百家情”深入居民群众家中,广泛征求居民需求,“管百家事”“解百家难”,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心、社会各界的爱心送到千家万户,实现“暖百家心”的工作目标。

做居民的贴心人

2021年12月27日清晨,佳福社区12栋网格员阿力木江·阿布力克木都会准时出现在单元楼里,亲切地与居民拉起家常。谁家孩子工作落实没、谁家老人身体健康否、哪家的劳务纠纷解决没……网格内每个住户的情况,他都通过走访入户了解得一清二楚。

“五百”工作,就是要经常入户,入户可采取不同形式,如入户、电话访问、邻里访问、居民反映等。佳福社区以3到5栋楼房、150户到180户为基本单元,划分服务网格,由社区“两委”成员任网格长,带领“红细胞”党员、楼栋长、单元长骨干等组成服务管理团队,他们敲开居民、企业、行管之门,不光关心他们的生活、工作情况,还征求他们的意见建议和需求,传达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传播安全、消防、防疫相关知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等工作,被辖区居民、企业人员亲切地称作“我们的贴心人”。

工作效果好不好,居民认不认可,关键要看工作队和社区是不是诚心诚意为居民办事。

佳福社区未成年人多,如何做好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导工作,一直是辖区居民家长最头疼的事。工作队员和社区工作人员在走访入户中了解到,寒暑假期间,大多数未成年人的父母每天在外打工,根本无暇照顾孩子。

为此,工作队和社区“两委”归纳问题,制定相关方案,多方奔走,积极联络多所学校,推动了“校社联动”机制落户佳福社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在社区成立了“小小石榴籽家园”,组织孩子们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中华传统文化、科学小知识等小课堂,既实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关怀,也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结构。对此,居民们无不拍手称赞,直呼工作队和社区的工作做到了居民心坎里。

做居民的好管家

68岁的阿巴拜科日·艾则孜和老伴来克拉玛依区务工多年,儿子不幸离世后,身体多病的夫妇俩想在克拉玛依区申请低保等待遇。在工作队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阿巴拜科日·艾则孜夫妇成功申请到了低保、高龄补贴、残疾补贴等待遇。

“感谢工作队队员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帮我们夫妇俩解决了后顾之忧。”阿巴拜科日·艾则孜感激地说。

社区工作繁杂多样,归根结底,就是围绕“千方百计服务好居民群众”这一主线,时刻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主动作为,使生活在此的居民更加舒心、安心、放心。

佳福社区工作队和社区按照居民需求进行分门别类,运用“管百家事”“解百家难”的工作方法,对群众反映的难点、堵点问题采取不同措施办法,实现服务群众无死角。

佳福社区是一个以流动人口为主的公租房小区,工作队和社区“两委”统筹资源,打造了“佳福港湾·亲情故乡”品牌,建立了“五心港湾”服务管理新模式,让每位居民都能感受到“远方亦是故乡”的亲情和热情。

“ 五心港湾”服务管理新模式即:以“齐心港湾”强统筹,构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以“安心港湾”强保障,及时化解辖区矛盾纠纷;以“知心港湾”强教化,建立“校社联动”机制;以“舒心港湾”强活力,夯实为民服务基础;以“爱心港湾”强支撑,提升辖区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如今,佳福社区已经形成“统筹协调、优势互补、同商共建”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成立了以党员、律师等骨干组成的基层调解员队伍,并依托“赵天仓调解室”品牌,总结归纳了“矛盾纠纷调解三式法”,会同银河派出所建立了“应急处突圈 党群服务圈”新型服务模式,调处居民矛盾纠纷。

工作队和社区努力“管百家事”“解百家难”,让居民没了后顾之忧。从河南来克拉玛依的杨心廷不无感慨地说:工作队队员和社区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让社区的环境和氛围越来越好,也让我们这些外乡人爱上了这座城市,“生活在这里,真的很幸福。”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世军

相关文章



巴中房产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巴中房产网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