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南平市公安局建阳分局」
来源: 2023-06-08 18:16:47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5月5日讯在武夷山市公安局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案发现场,随身携带精良装备,戴口罩、手套、鞋套、头套进入现场。这支队伍,就是武夷山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技术中队。
近年来,技术中队先后18人次获得省部级表彰,4人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今年3月被省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组委会认定为省级“青年文明号”集体,也是此次南平市公安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青年集体。
还原真相 义无反顾
现场勘查不仅是每一起刑事案件侦查的起点,更是案件能否顺利侦破、嫌疑人能否被成功起诉审判的关键。不管白天黑夜、不论雷暴热浪,只要有案件发生,技术中队的民警们都义无反顾、第一时间奔赴现场。
2021年2月14日,城区一居民家中现金及价值1万余元的首饰被盗。技术人员到达现场勘查,发现现场破坏比较严重,未发现有价值的痕迹物证。此时已过午饭时间,失主焦虑不安。
因为门锁完好,民警便把注意力集中到窗户上。经仔细观察,发现窗户上遗留着被硬物撬压后留下的微小痕迹。随后,民警又在窗户外的右下角玻璃上发现3枚模糊的手印,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后,有一枚指纹纹线较为清晰。经过技术人员3天时间的反复比对,终于认定为犯罪嫌疑人洪某所留。
次日,侦查民警顺利抓获了洪某,并且带破获系列入室盗窃案10余起。另外破获其伙同他人作案20余起,为30多名受害人挽回经济损失折合人民币30余万元。
“大案、要案的成功侦破,是公安机关战斗力的‘试金石’,也彰显了我们刑侦民警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武夷山市刑事侦查大队大队长余国雄说。
面对现场 勇往直前
法医有时候还要面对污染的环境,在高温中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深入现场,忍受高温带来的挑战。面对现场的恶臭,他们仍然要认真对待,不能放过一丝可疑的线索。
他们用专业的技术秉持着对现场最高的敬畏,在每个角落查找着每一个细节,甚至肉眼看不见的一粒灰尘都是他们眼中值得分析研究的对象。在现场不论是难闻的,还是芳香的,或是有色的,或者是无色的物质,在他们眼中都变成了一个个还原案件真相的“钥匙”,把它们连接起来就是一道道破案的“密码”。
武夷山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技术中队负责人林捷回忆起一起多年前的案件。这起案件中,汪某在武夷山市区某出租房的附近离奇失踪。17天后,汪某的尸体在城郊的小溪边杂草中被发现。此案在当地引发极大反响,公安机关承受着巨大破案压力和社会压力。
年已50多岁的法医张顺平在接到命令后迅速赶赴现场。为了在第一时间获得有价值的现场证据,张顺平经过20多个小时的认真勘查,提取到了重要可疑物证,技术员和法医连夜将这些物证带回局里法医实验室。这些物证臭气熏天,难以接近,虽然戴着口罩,仍几欲呕吐。
经过3个多小时的耐心细致连续奋战,成功提取了生物物证,为案件的侦破指明了方向。最终,犯罪嫌疑人在确凿的痕迹物证认定下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
紧跟时代 努力奔跑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对刑事技术的业务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武夷山市公安局也拥有了包括痕检、电子物证、声纹等先进仪器设备。对于从事公安刑事侦查技术的民警来说,他们的工作就是“服务于侦查,服务于诉讼”。
技术是破案的基础,技术员要不断学习侦破手段,为及时侦破案件提供技术支撑。他们始终用“工匠精神”严格要求自己为“多破案”服务,这不仅是技术中队全体民警的心声,也是他们打击犯罪最直接、最有力的体现。
2021年1月初的一个晚上,市区某加油站一名员工被人杀害。接到指令后,刑事技术中队民警迅速赶到案发现场。现场房屋结构复杂,室内物品零乱。在缺少空间轨迹及外围调查支撑情况下,寻找嫌疑人留下的蛛丝马迹成为突破案件的关键。通过连续5个多小时的努力,民警在死者身上的一处微小局部发现了可能为嫌疑人留下的生物物证,为案件的侦破提供了明确方向,并在后来DNA排除嫌疑人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工作时一定要一丝不苟,尤其是勘查现场时,绝对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技术中队女民警王丹梅说。
增强本领 锻造队伍
技术中队负责人林捷以现场勘查提取痕迹物证为基础,以串并案件为重点,以技术破案为目的,在他的带领下,武夷山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技术中队在刑事技术工作考核中,多次取得了南平市好名次,并被公安部确定为现场勘查优秀县级公安机关通报表扬。
近年来,不断有优秀的年轻同志充实到刑事技术队伍中来。面对没有经验的新队员,林捷决定重新调整工作模式,以老带新,利用值班以外时间加班加点,手把手地对他们进行业务指导,每周确定一个培训主题,讲解、探讨、答疑解惑,定期举办模拟现场比武。
同时,扩大技术阵地,加强对派出所兼职技术人员的管理,不定时地对技术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在林捷的带领下,不但技术中队民警个个技术过硬,派出所兼职技术工作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全局刑事技术百花齐放。一年内,共勘查各类现场1540起,录入率达100%,提取率达80%以上。
(本报特约记者 杨德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