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百姓心声 >

中关村电子科技城「中关村鼎好电子城」

来源:   2023-02-09 08:16:43

作者|李楠

编辑|李曙光

10月结束,曾是中关村标志之一的鼎好大厦电子商城就将关停转型。这被看作一个时代的落幕,但怀念的声音几乎没有。

早先在北京买电子产品,没去过中关村的人不多。大卖场里商铺密集,手机、相机、录音笔、各色电脑配件,你想买的,它都有。

当然,在这里被坑过的人,也不少。

鼎好关停之前,早先同样经营电子大卖场的海龙商城和中关村e世界等已经完成转型。附近唯一坚持卖场生意的科贸电子城,也日益萧条,顾客寥寥。

无论从个人命运还是区域发展的宏观视角,鼎好们的历史都值得记忆与思考。

电子一条街往事

去年12月,75岁的柳传志告别联想,这不仅意味着联想这家民族企业进入新的篇章,也意味着中关村第一代创业者的谢幕。

中关村的过往,不仅有过刘强东的柜台故事。更早时候,柳传志也曾在这里满头大汗干体力活,一大批科学家和工程师,骑着三轮车做生意。

中关村科技园的前身是“电子一条街”,此外它还有个别名,叫作“倒爷一条街”。如今它大楼林立有秩序,早先它乱而有活力。

1978年3月,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表彰了862个先进集体、1192名先进科技工作者和7675项优秀科研成果。会上提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等论述,让热爱科技的人们备受鼓舞。

其中有一位叫陈春先。大会前夕,他和陈景润等一起,被中国科学院破格提拔为正研究员,在会上又拿到了全国科技一等奖。但他被历史铭记,有一个更响亮的称号:中关村第一人。

科学大会之后,陈春先几次访问美国考察。他注意到,硅谷等地坐落着斯坦福等知名学府,云集上千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成果被迅速转化为产品,创造出巨大的财富。

高密度的人才,中关村也有。硅谷能做的,中关村同样可以。陈春先提出:“要把中关村建成‘中国硅谷’!”

1980年10月,陈春先宣布成立“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对外提供科技咨询服务。受其引领,一大批中科院、北大、清华的知识分子“下海”创业,在北起燕园、南到白石桥的几公里长街上安营扎寨。

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蔚然兴起。

鼎好大厦正施工改造 | 市界拍摄

官方调查报告显示,自1983年开始,中关村地区各种类型的科技企业加速涌现。其数量在1983年只有11家,到1987年底便达到148家。而到了1988年,电子一条街上仅电子及计算机相关企业便达到97家,电子企业产值占比超过了80%。

不过,当时有很多公司并不具备怎样高的科技含量,而是以“科技开发”的名义,走私、倒卖电子产品,利用计划内商品和计划外商品的价格差别进行牟利。

据凌志军《中国的新革命》一书记载,时任海淀区区委副书记的沈仁道,常在下班后到中关村附近买菜,他眼看着熟悉的蔬菜日杂店变了模样:玻璃柜后摆放起电子产品,柜台后面的人却是自己熟悉的知识分子的打扮和做派。他们满嘴“新技术”,当起了“倒爷”,做起了买卖。

虽然科技含量始终存疑,但这些企业的发展冲击了人们在下海经商方面的保守观念,为日后中关村科技创新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彼时,中关村便是知识分子创业的天堂。

1984年,柳传志在一间20平米的屋子里创办联想。1988年,曾在机关单位共事的王文京和苏启强,拿着借来的5万元成立用友软件服务社。1992年,爱国者创始人冯军,和同学在中关村租了6平方米柜台,推销键盘、机箱……

与此同时,中关村成为国内最知名的电子产品批发零售集散地,并自1999年起,陆续诞生了海龙、鼎好等一批IT大卖场。

更多普通人来到这里,谋求改变人生的机遇。

蚂蚁雄兵与骗子窝

高峰时期,电子一条街的每日人流量达到20万人次。而人流量,便是金矿。

在鼎好正式开业前,2002年10月,其二层精品专卖店、柜台面向社会进行公开认购。商家们为了在抢到一席之地,早早排队。虽然柜台生意辛苦,每天起早贪黑,但抢到就是赚到,抢不到只有懊悔。

科贸电子城柜台 | 市界拍摄

尤其对那些没有知识,缺乏背景的外乡人而言,中关村电子城成为命运转折之地。

1998年,出生于浙江慈溪的徐忠良欠下47万的债务,来到中关村闯天下。当时他不知电子元件为何物,更不曾摸过计算机,可是他很快辨别出,在中关村倒腾生意的“行家里手”,很多跟自己一样都是农民出身。

那些左手招揽生意、右手抱着婴儿喂奶的妇女,和在柜台后端着小锅吃方便面的男人,让他感觉熟悉又震撼。

他租了柜台,神奇地与一位清华计算机博士“结盟”:博士承揽网络工程,需要采购元件。徐忠良表示自己可以完成全部工程,不收费用,但需要博士传授知识与技术。两人一拍即合,各取所需。

这正是当时典型的中关村式组合。

这一故事中最动人处在于,徐忠良出身普通,但中国的计算机产业蓬勃发展,相关产品需求大涨,在大蛋糕上分到一小块,便改写了一家人的命运。徐忠良不仅顺利还债,还在2004年,花80万在中关村附近买下一套公寓。

实际纵览社会发展,所谓成功者,几乎莫不是顺应时代潮流,恰好从中分到了蛋糕。中关村电子市场顺应时代而兴起,到此处的谋求出路的人们恰好抓住时代机遇而致富。当然,这里面也有商户们的勇气和坚韧,而这正是在鼎好、海龙们衰落前,让人振奋的故事。

海龙集团创始人鲁瑞清有一个比喻,他把活跃于中关村电子市场中的商户称为“蚂蚁雄兵”。在他看来,商户们像蚂蚁一样前赴后继,为激发中关村的市场活力做出了巨大贡献。虽然单个的实力不高,但是合在一起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更进一步,电子一条街的兴盛,直接拉动了整个中关村IT产业链、周边商业及区域经济的发展。

但与“蚂蚁雄兵”的励志故事对应,长期以来,中关村电子市场一直有上不得台面的事情发生:电子一条街,也有“骗子一条街”的骂名。

所以,当听到鼎好、海龙等电子城关闭,许多人毫不意外甚至拍手叫好。

对不懂技术的小白顾客来说,听闻中关村电子城大名而来选购数码产品,被宰的情况很多。

最常见的套路是,导购们先用一个低到让人心动的价格把消费者吸引过去,然后再告知他想买的机器要么没货,要么存在“质量缺陷”,最后再推荐一款性价比“更优”的产品。如果消费者坚持要自己选择的机器,导购们也会另想办法,让消费者多掏点钱。

《中国质量万里行》2011年第1期的报道中便记录了这种套路。文章称:这种骗人的把戏在一些商家那里持续上演了几年,现在这个现象不但没有被遏制,反而愈演愈烈,成为中关村行骗的“潜规则”。

中关村仅剩的一家IT大卖场“科贸电子城” | 市界拍摄

文章还评论:少数诚信不好的商家对一个商圈的影响是有限的,但当非诚信经营成为大多数商家的共同选择时,便已经从根本上动摇了这个群体所赖以生存的商业基础。

除了误导消费者购买不合适产品,言语和武力威胁消费者也时有发生。比如,一清华老师在购买电脑时,识破商家的“换型骗局”,结果遭9名销售员暴打致伤;有消费者被骗打电话报警后,商户叫嚣:“打也没用,我们都认识!”

让人一直不解的是:虽然中关村诚信问题屡被曝光,网友反馈从不断绝,但中关村电子城的消费乱象从未真正改善。

时至今日,在中关村电子城被宰的事情也仍在发生。一位微博网友近期去仅剩的科贸电子城更换屏幕后表示:要是里面没熟人,换电子产品配件还是去官方店。贵点,起码不会有人悄悄偷你的原装内屏,还把电池戳个窟窿。

有网友感叹,几年前就说中关村骗子已到黄昏,但黄到现在,还没黄完。

电子城走向终局

随着鼎好大厦关停,科贸电子城成为中关村仅剩的一“城”。

有网友将科贸大厦类比为重庆森林,因为里面的路“反人类”。对不熟悉这类电子卖场的人来说,第一次进去应该会留下深刻印象。不同于中关村整体的光鲜亮丽,电子城内部凋敝破旧,仿佛与楼外不在同一个时代。

科贸电子城一层景象 | 市界拍摄

杀死中关村电子城的主要力量是电商,尤其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刘强东创办的京东商城,送货速度快,价格透明,没人再愿意多花时间跟骗子们纠缠不清。

一科贸电子城的柜台老板坦言,“网上多方便,下单给你送到门口”。另有经营相机生意的老板表示,现在商家们主要经营老顾客和企业客户的买卖。

数据显示,2011年,中关村 IT 卖场电子产品销售额下滑至176亿元,同年,京东商城净销售额为210亿元。淘宝、天猫等其他电商平台也抢夺走部分顾客。人们的消费方式已经转变。

不过刘强东认为,数码城的衰落根源在它们自身的问题。他曾公开质问电子城商家,“扪心而问,你们做了多少偷梁换柱勾当?卖了多少水货假货?暴打了多少客户?这是因果报应!”

科贸电子城曝光问题商家 | 市界拍摄

除了电商的冲击,原本深耕家电卖场的苏宁、国美加大数码业务投入,也对传统IT卖场形成挤压。

不管怎样,兴衰自有潮流,没有一劳永逸的安稳生意。鼎好等电子城的关停与转型,早就注定。在中关村的规划里,之后要进一步拥抱科技。

2009年7月,海淀区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中关村西区业态调整的通告》,决定引导科研机构、技术企业、科技金融类企业入驻,不再鼓励电子卖场、商场、购物中心、餐饮等业态在该区域发展。

在如今鼎好大厦张贴的通知中提及:电子大卖场属于落后业态,只有关停转型,才能重新赋能,获得新生。

实际不只中关村,深圳华强北、广州石牌村的IT大卖场也都在转型路上。前者摇身一变为美妆圣地,后者吸纳餐饮、酒店、KTV、电竞等多元消费业态“去电脑化”,都已经开始寻找新的机遇。

虽然还有一些“蚂蚁雄兵”仍在想方设法维系手头生意,但电子一条街的故事无疑走向终章。

一个时代,无可挽回地落幕。

主要参考资料:凌志军《中国的新革命》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