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百姓心声 >

东昌之战朱棣大败「朱棣最后一次北征胜利了吗」

来源:   2023-02-01 14:16:14

公元1400年,明朝建文二年,也是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第二年,爆发了东昌之战,明军主将盛庸大败朱棣所率的燕军,燕军主将张玉战死,此次朱棣所率的精锐部队损失殆尽,自己也差点被盛庸活捉,堪称是朱棣起兵以来,最危险的一次。

就当时的战局而言,东昌之战意义非凡啊。

因为朱棣起兵之初,建文帝先后派遣的两位大将,耿炳文和李景隆在兵力占优的前提下,都被朱棣击败,折损了大量兵力,加之朱棣在北方诸将中具备很强的影响力,因此他起兵之初,可以说是声势大振,大明的北疆犹如直接成了朱棣的实力范围。

在初期取得对明军的优势后,朱棣率军南下,也是一路势如破竹,此时盛庸取代了李景隆,开始成为抵挡燕军南下的主将。

建文二年,朱棣不想给明军整合兵力的机会,毕竟拼势力,他朱棣最多只是掌控北疆部分区域,打消耗战,根本就不是明军主力的对手,所以他要做的就是出奇制胜,不能和明军主力打正规战,消耗战。

因此当年燕军南下,围攻济南,但是济南有铁铉驻守,燕军久攻不下,之前就围攻过一次济南城,也是铁铉固守,面对城防坚固的济南城,燕军也是毫无办法,利用人命去堆,去拿下济南城的意义也不大。

朱棣向转而攻略他出,在东昌,也就是今山东聊城市,燕军主力和盛庸所部遭遇,此战,朱棣遭遇了起兵后第一次重挫,局势几近危殆啊。

首先面对朱棣的精锐骑兵部队,盛庸选择的不是固守城池,而是主动出击,出城应战,这把朱棣所部牢牢吸引在了东昌城下,毕竟燕军攻城能力不强,可是在平原打野战,骑兵部队的优势太大。

正是如此,盛庸才要出城列阵,不然的话,燕军就去四处劫掠他处了。

《明史.盛庸传》庸引兵屯东昌以邀之,背城而阵。

同时盛庸出城作战,也是抓住了燕军的一个作战特点,那就是习惯于从侧翼或者后方突破明军主阵,一旦明军发生溃败,那么燕军骑兵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明史.朱能传》进攻济南,次铧山。南军乘高而阵,能以奇兵绕其后,袭破之,降万余人。

在之前的济南战争中,燕军猛将朱能就是依托骑兵的机动力量,绕道,奔袭明军后方,才击溃其主力部队的。

所以说盛庸背城列阵,就是最大程度上,保证自己的后方不会被燕军骑兵突袭,虚弱燕军骑兵的作战力量。

加之,盛庸抓住了燕军的作战特点,他在两翼部署的并非主力部队,而是把精锐部队放在了中军。

但是盛庸军两翼的部队,依靠火器劲弩,凭借装备的优势,还是抗住了燕军的前几轮冲击。

《明史.盛庸传》燕王帅兵直前薄庸军左翼,不动。复冲中坚,庸开阵纵王入,围之数重。

可以看到,朱棣战术选择,之初还是突击明军的侧翼,只要能够冲破明军的一侧军阵,势必会影响到盛庸军全军的布局,进而找到漏洞,骑兵一旦找到可以切入的突破口,就很容易撕裂步兵组成的防御军阵。

失去了军阵的协同作战能力,就等于失去了关键的防护,再多的兵力,也会被骑兵分割为无数个由少数步兵组成的小团体,没有了和骑兵一战之力,除非人人拿着冲锋枪。

盛庸军的两翼部队,依托兵器优势,击退了燕军的前几轮进攻,这样朱棣发生了误判,他认为盛庸把精锐部队放在了两翼,那么看似兵力强盛的中军,必然是有战力偏弱的士卒所组成,所以说朱棣认为要抓住这个时机,便率军直冲盛庸中军了。

《明史.张玉传》进攻东昌,与盛庸军遇。成祖以数十骑绕出其后。

张玉传里说朱棣是带着数十骑兵绕道盛庸军背后了,这应该不可能吧,就算有所谓的建文帝不准杀朱棣的诏令,但是战场之上,火器流矢多了去了,人长眼了,兵器也长眼了?

而且也不合理啊,朱棣带着数十骑兵就算成功绕后能干什么?搞特种作战,玩斩首吗?机会不大啊。

话说回来,盛庸本来的计划就是让朱棣误以为他的中军并非精锐部队,容易被燕军骑兵冲垮,所以当朱棣义无反顾地冲过来时,他布阵,主动让开了一线防御,让燕军顺利冲入自己的主阵,之后很快完成合围。

燕军的骑兵部队一旦停滞下来,失去了冲击力,每一个骑兵就是巨大的目标啊,被合围之时,骑兵失去了原本的优势,包围圈越来越小,兵力的损失也就越来越大了。

很快燕军主将张玉和朱能发觉到危机了,在这么打下去,朱棣必死无疑啊。

所以说两人分两路去救援朱棣了。

《明史.朱能传》东昌之战,盛庸、铁铉围成祖数重。张玉战死。事急,能帅周长等殊死斗,翼成祖溃围出。

《明史.张玉传》庸围之数重,成祖奋击得出。玉不知成祖所在,突入阵中力战,格杀数十人,被创死。

《明史.盛庸传》燕将硃能帅番骑来救,王乘间突围出。

结果这些记载来看,应该是张玉先行发动了对盛庸军的进攻,目的只有一个,牵制盛庸军的部分兵力,缓解明军主力对朱棣所部的合围态势。

同时朱能率部,绝死拼杀,冲突重重包围,救出朱棣。

结果就是,朱能成功救出朱棣,但是张玉再度被盛庸军合围,因为不知道朱棣是否已经逃出包围圈,所以张玉只能死战到底,而经历拼杀,从死地逃出的燕军,已经无力救援张玉所部了,而且大部分燕军都陷于围困这种,损失殆尽。

张玉绝对是朱棣不可多得的忠心将领啊,他在当时能不能突围,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他应该也不会主动突围,因为他要给朱棣换取一线生机。

《明史.成祖本纪》及庸战于东昌,庸以火器劲弩歼王兵。会平安军至,合围数重,王大败,溃围以免,亡数万人,张玉战死。

《明史·朱高煦传》成祖起兵,仁宗居守,高煦从,尝为军锋......及成祖东昌之败,张玉战死,成祖只身走,适高煦引师至,击退南军。

当时朱棣虽然逃出来了,可是张玉战死于阵中,此次朱棣所率的精锐燕军,也几乎全军覆没,最后还是朱棣次子朱高煦率兵及时赶到,击退明军,朱棣才得以保全的,不然的话,朱棣如果被生擒,那么靖难之役也就提前结束了,建文帝可以踏实地做他的皇帝了。

《明史.盛庸传》是役也,燕精锐丧失几尽,庸军声大振,帝为享庙告捷。

《明史.张玉传》燕兵起,转斗三年,锋锐甚。至是失大将,一军夺气。师还北平,诸将叩头请罪。

东昌之战对燕军的打击太大,不仅仅是折损了大量精锐部队,张玉战死,影响不可估量啊,他可是朱棣的左膀右臂,战功赫赫,且不说他对李景隆作战时的功绩,他之前可是元朝官员啊,曾经跟着元顺帝逃到过漠北,后来归附明朝。

同时他参加了明朝和北元之前爆发的关键战争,捕鱼儿海战役,之后驻守北疆,屡屡击退进犯之敌,后来归朱棣统辖,并且成为了朱棣的心腹。

在燕军中,流传着“张玉善谋,朱能善战”的说法,所以说张玉战死,对朱棣乃至燕军打击太大了,朱棣起事后第一面临的巨大危机已经来临,而对于明军来说,只是其第一重创燕军,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南北双方的战略平衡,建文帝也松了一口气。

参考资料《明史.盛庸传》《明史.张玉传》《明史.朱能传》《明史.成祖本纪》《明史·朱高煦传》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