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室内球场「石家庄哪里能踢野球」
来源: 2023-01-13 08:16:17
【阅读提示】
如今,一到晚上,省会石家庄街角路旁的球场里便人头攒动,众多体育爱好者挥汗如雨,一幅全城热练的景象,为城市平添了不少活力。
为满足群众健身需求,今年石家庄市计划建设200个以上球类运动场,首批81个已于今年4月投用。此外,今年以来石家庄市开展了多项城市更新项目,其中不乏体育设施建设。
这些体育设施能满足市民需求吗?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体育设施又将起到怎样的助力作用?如何让体育设施更好地服务群众?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调查走访。
“金角银边”破解场地难题
三分线外持球,启动加速,突破到距离篮筐三四米远的位置,急停,起跳,出手,迎着防守者的指尖,篮球空心入网。
8月3日晚上,龚自强正在位于石家庄市长安区跃进路的一个笼式篮球场打球。
龚自强住在位于跃进路的河北医科大学宿舍,几个月前,小区对面这座篮球场建成开放。
“以前在长安公园打球,五六拨人共用一个半场是常事,经常是打球十分钟,坐等半小时。家门口这个球场建成后,出门几分钟就到,而且没有那么拥挤,一般来了就能玩。”龚自强说,他现在很少去别的球场打球了。每周三次,晚上9点到10点,他都要来家门口的这个球场玩上一个小时。
为满足市民健身需求,今年石家庄市将建设200个以上的球类运动场,首批81块球场已向社会开放,龚自强家门口的篮球场就是首批开放球场中的一个。
“选址和建设充分考虑了群众需求,首批81块球场中,从位置上看,二环以内39个,二环外42个,分布较为均衡。从种类上看,包含了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排球场、门球场,其中受青少年喜爱的篮球场最多,有48个。”石家庄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球场在设备选材上同样采用了高标准,以篮球场为例,橡胶地板属于奥运级别,防滑、安全,而且环保。
龚自强对篮球场的设施感到满意,“地板弹性很好,运起球来特别带‘感’,球场的灯光照明不输室内篮球场。尤其是整体亮橙色的设计风格,让人一进球场就觉得兴奋。”
81块球场中,不仅有人气超高的篮球场地,在桥西区煤市路海棠院小区南门外,还有4块专门为老年人修建的门球场。
65岁的张凤君是一位门球爱好者,“我每天上午都要来这里打上几场球,这4块场地硬件设施很好,球友们都很满意,而且位于市中心,大家来这里都方便,我骑电车20分钟就到。”张凤君说。
海棠院小区门球场修建前,这里曾是一片杂草丛生的闲置地。而跃进路篮球场修建前,曾是一片腾违地。位于建华大街与和平路交叉口东南角的智慧体育公园,属于石煤机城市更新项目先期投用的一个板块,而这里曾是石家庄煤矿机械厂搬迁后的废弃厂区。
首批81个场地的土地来源,包含了拆违腾退地、公园、商业广场、街边路旁、闲置空地。利用城市边角地、闲置地修建球场,是此次石家庄解决市民“健身去哪儿”问题的重要思路。
一直以来,城市中心土地供应紧张,修建大型体育场馆面临用地困难,且大型体育场馆投资大、运营成本高,并不适宜大规模建设。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提出,要系统梳理城市空闲地、边角地、公园绿地、城市路桥附属用地等空间资源,用于建设健身设施。而在今年5月1日颁布的《石家庄市全民健身条例》中,同样提出利用城市的“金角银边”建设运动场所的意见。
石家庄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建设的球场正在紧张建设中,预计10月底前全部竣工,也将秉持这一用地思路,让老百姓享受城市建设带来的幸福感。
“设施效应”激发城市活力
8月2日,陈彪带着4岁的儿子来到裕华区希望绿洲公园足球场踢球。
这块球场同属首批开放的81块球场之一,位于希望绿洲公园北侧,是利用公园绿地建设的五人制足球场。
“我们住在附近,晚上会带着孩子来踢踢球,很喜欢这儿的运动氛围,跑一跑出出汗,感觉很痛快。”陈彪说,以前吃过晚饭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手机,“想去参加体育锻炼,可场地不好找,看到这里新建了足球场,一开始以为是收费的,没想到免费,于是马上下单买了个足球。”
暑假期间,陈彪经常带着儿子一起来踢球。“对我和孩子身体健康都有好处,生活方式变了,感觉人也有精神了。”陈彪说。
体育设施的便利化,使很多人改变原来“宅”在家中的习惯,走向户外,体验运动的乐趣。甚至有一位姓张的受访者表示,近期本来准备搬入新家,但因为舍不得家门口新建的篮球场,“都不想走了”。
体育设施在改变市民生活习惯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对城市面貌的印象。
位于石家庄裕彤体育场旁的篮球场地处路口交汇处,周围一片开阔。球场开放后,很多步行或者骑车经过此处的市民,往往会被球场的设计吸引,目光在此停留几秒钟。
“球场亮橙的配色,让人感到振奋、跃跃欲试,球场外围‘石’字型的logo,像一个奔跑的人的形象,同时又是石家庄这座城市的象征。”石家庄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解释了球场的设计理念。
动感的设计为城市增添了一抹亮色,让城市变得更为时尚,同时更富有活力和朝气。一位路过此处的市民感慨,“有点大城市的样子了”。
体育设施带来的效应不止于此。
位于万象天成商场西侧的篮球场开放后,迅速蹿红,聚集了很高人气。入夏后,在商场外围,夜经济活动启幕。啤酒花园、文创集市、音乐广场,再加上西侧的篮球场,万象天成商圈呈现出一副热闹景象。
“篮球场建成开放后,对商场而言是一个利好消息。带动商场周边整体氛围有了很大提升,为夜经济带来了活力。”万象天成商业管理公司副总经理王照达说。
王照达告诉记者,如今商场外围的夜经济活动,日均人流可以达到五六千人次,人流的增长带动了商场内部的经营,近期销售额增长30%以上。
在市区,“体育 商圈”的城市功能融合效应初步显现,带动了商业零售和夜经济。在远近郊区县,体育设施的效应也在更多层面影响城市的发展。
今年5月初,距市区不到20公里的封龙山山地运动公园开放。依托山区地形,公园建设了多条山地自行车骑行线路,适宜各类山地自行车骑行。
“公园开放后,来骑行的人逐渐增多,尤其是周末,很多家庭来这里游玩。除了骑车,公园还有定向越野、户外露营等项目,集旅游休闲和体育健身功能于一体。”公园工作人员表示。
在滹沱河边,位于滹沱花海东侧的奥体园是一个占地14万平方米的综合运动场,包含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等。很多自驾来这里的游客,会选择在球场运动一会儿,享受体育乐趣,然后去河边游玩、露营。“体育 旅游”的组合,成了很多家庭周末出游的标配。
“近年来,‘体育 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备受推崇,两者的结合可以进一步刺激旅游消费和推广大众体育,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石家庄市体育局法规产业科科长辛春健表示。
“为了鼓励体育旅游产业,石家庄市结合本地特色,提出支持推广冰雪运动、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汽车摩托车等体育旅游项目,推动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培育体育旅游精品赛事活动,打造体育旅游精品线路。”辛春健说。
提质升级满足多元需求
8月2日上午,长安区棉四生活区健身广场,乒乓球爱好者们正在激烈比拼。
广场上摆放有3张乒乓球桌,全部占满,但打球者有近20位。球桌不够用,球友们干脆采取比赛形式,11个球为一局,单局淘汰制轮换人员。
“上午勉强还能打上球,一到下午五六点钟,根本排不上队,大家只能在场边坐着。我们小区1万多人口,爱打乒乓球的人又多,这几张球桌根本不够用。”一位球友表示。
棉四生活区体育设施缺乏的情况是一个缩影。由于历史原因,很多小区在建设之初未能规划足量的健身设施以及为健身设施预留用地,而随着居民健身需求增加,一些居民出于节省时间或照管老幼等原因,更想在社区健身,这一矛盾开始凸显出来。
而此次城市内多点开花建设的球场和体育公园,缩短了居民的健身半径,将越来越多的居民纳入15分钟健身圈。但是作为健身体系中的“神经末梢”,仍有很多社区健身需求有待满足。
棉四生活区的一位老年乒乓球爱好者表示,他得知新开放的智慧体育公园有不少乒乓球场后很向往,可同时也有“远水解不了近渴”的感觉。“虽然从家到那边骑车只需10多分钟,但岁数大了到底出行不便,专门过去打球,感觉有点不值得。”
为补齐健身设施网中的社区短板,满足市民家门口健身的需求,石家庄市已经有了一些动作。
日前,在新华区天苑小区内,新规划的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已经完成球场设计,正在紧张施工。这3块球场被纳入了石家庄市今年建设的200个以上球类运动场项目中。
“后续规划建设的球场,更注重在人口较多的社区内选址,满足群众就近健身的需求。”石家庄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对未来的规划方面,《石家庄市全民健身条例》规定,新建居民住宅区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标准配套建设全民健身设施,并与居民住宅区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交付。还规定,新建居住社区应当至少配建一片非标准足球场。
在织密健身设施网的同时,随着健身需求多样化,居民对健身设施的种类有了新要求。
近年来,大众体育健身开始突破跑步、健步走、广场舞、三大球等传统项目,正在变得丰富多样。最新发布的《2022国民健身趋势报告》显示,传统项目之外,跳绳、骑车、舞蹈、体操以及小众球类项目越来越受到欢迎。
体育设施建设如何紧跟大众需求?对此,市民有很多建议。
“随着网球爱好者群体逐渐扩大,对场地需求日益增多,但目前网球场多为付费球馆,而且价格较高,建议多建一些免费网球场。”一位网球爱好者建议。
记者观察到,目前石家庄很多新建和在建的体育公园已经将网球场纳入规划中,如正在建设中的高铁站商务区中央绿色体育公园,规划了8块网球场。
除了引进增量增加体育设施供给,也有通过改善管理激活存量的建议。
有骑行爱好者表示,“在石家庄西部山区公路上,划分出自行车道,让机动车和骑行者都有自己的活动范围,既减少了交通事故,也为骑行者提供了安全的骑行路线。”
飞盘作为一种新兴运动,以足球场为场地,在年轻人中颇受欢迎。一位飞盘爱好者建议,“可以分时段使用足球场,将某个时段分配给飞盘运动,让球场多功能化,提高场地使用效率。”
专家表示,在体育设施建设过程中,除了考虑普惠性,更要关注个性化发展,特别是广大年轻人喜爱的新兴类、时尚类体育健身项目。只有满足了多样化的健身需求,才能实现让更多的人参与健身活动的目标,助力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河北日报记者魏雨)
■记者观察
解决体育场地不足难题的新思路
截至2021年末,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41平方米,虽比上年有所提升,但对于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健身需求而言,场地不足问题仍然突出,解决健身“去哪儿”仍然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此次石家庄利用城市边角地建设体育场地的做法,是实践上的创新,获得了广泛赞誉。事实上,在我省其他城市,也有很多解决健身场地不足的尝试。
衡水市探索“融体于绿”的思路,让篮球场进公园、进绿地。秉持这一思路,衡水市共建设篮球场百余块,主要建在了公园绿地、街道小区、滏阳河健身绿道等城市的边角地带。
张家口市崇礼区尝试利用高架桥下空地建设健身场地。利用桥墩之间的闲置地段,建设了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还有自行车训练道、棋牌设施、轮滑场地。
目前,相关政策已明确鼓励挖潜城市中的空闲地、边角地、公园绿地、河滩地、路桥附属用地、老旧建筑等,用于建设体育设施,其他省市就此也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探索。
上海翔立方体育文化综合体由老旧建筑改造而成,改造后,运动健身不是唯一功能,而是与商旅文教等元素融合。该综合体除了提供篮球、室内滑雪等20余项体育健身服务外,还包括餐饮、电影院等配套商业服务。这些附加设施,将单一运动功能与商业、零售等结合,起到了吸引人流和刺激消费的作用。
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内在要求,健身已经不满足于“有场地有设施就能玩”,专业的设备、科学的健身指导、智能化信息化服务成为更多健身爱好者的追求。
为满足老年群体健身需求,上海市推出“长者运动健康之家”,将健身房建在家门口,不但提供完备的设施,还有专业指导,满足社区老年人一站式康养健身需求。
浙江省则利用信息化建设,通过打造全省公共体育服务平台、接入政务服务平台、场馆信息上云等方式,将新科技手段运用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目前浙江省公共体育场地设施100%纳入全民健身地图,并提供导航、查询功能。
在解决场地难的过程中,如何将政府、企业、社会三者的作用更好地结合起来,温州市的“百姓健身房”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思考。“百姓健身房”由市财政提供补贴,市体育局统一购买器材,社区或企业提供场地,并进行日常管理。温州给“百姓健身房”定的指导价是年卡不超过365元,相当于1天1元钱。(文/河北日报记者 魏雨)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