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参与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已累计捐款36.2亿元
来源:新浪 2021-01-28 09:23:33
本报记者 余燕明 广州报道
2020年6月30日,“广东扶贫济困日”迎来了第10个年头,这是广东省推动社会扶贫的创新性实践、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支撑。
“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已经成为推动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平台。从2010年起,碧桂园连续第10年参与“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今年再捐赠6.8亿元,继续助力广东做好扶贫工作,并加大力度支持帮扶甘肃东乡县、四川凉山州等深度贫困地区,为最后的冲刺出力。
碧桂园参与“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已累计捐款36.2亿元。在今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上,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碧桂园“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10周年突出贡献集体荣誉称号,同时授予碧桂园2019年度“广东扶贫济困日”红棉杯,以表彰其为扶贫济困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
在脱贫攻坚事业上,碧桂园定位为“做党和政府扶贫工作的有益补充”,并在2018年创造性地将扶贫列为公司主营业务之一,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集团党委统一指挥,打造党建扶贫扶志、产业扶贫扶富、就业扶贫扶技、教育扶贫扶智以及围绕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开展扶贫措施的“4+X”扶贫模式,探索了一条“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的乡村振兴道路。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画上句号。
迄今为止,碧桂园的帮扶项目措施已惠及全国16省57个县,帮助30多万建档立卡户稳定脱贫,其中在广东已帮扶英德、韶关、惠州等12市25县贫困户约5万人。碧桂园已成立近200人的专职扶贫队伍,结合企业自身优势和贫困地区实际情况,继续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富起来的树山村
位于广东省英德市的西牛镇树山村,茂盛的竹林挺拔在湖岸,湖水碧波不惊,如今一幢幢崭新的复式别墅掩映在几百亩苗圃中,一片静谧祥和。
然而,谁又能想到,还在几年前,树山村还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贫困村。原先的树山村有多穷?在这样一个水库移民村里,村民们长年“窝”在狭长山沟里,住在自己“捏”的土坯房,加上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村民生活条件十分恶劣,村里特困户比例高达30%。
树山村的巨变缘起于10年前。2010年6月,碧桂园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捐资2亿元用于扶贫。但是,第一个扶贫试点村选在哪里呢?碧桂园董事会主席杨国强亲自带队,考察了多个贫困村以后,最后将试点村选在了最穷的树山村,这也成为当时碧桂园的第一个驻村扶贫项目。
考察选点两个月后,碧桂园扶贫项目组进驻了树山村,首先就是对整村进行升级改造——村里的泥巴路变成了笔直的水泥路,村民搬进了整齐划一的楼房,村里的环境改善了,村民的精神面貌也提升了,树山村变成了人们之前想都不敢想的模样。
但杨国强在考察树山村时,最关心的问题不是让村民能住上新房,而是搬进新房以后,村民的收入来源问题。
碧桂园的扶贫项目组也深知村民住进了楼房不等于让树山村村民脱贫致富,“授之以鱼”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因为“输血”只能解一时之急,“造血”才是长久之计。
经过扶贫项目组多番调研,了解到树山村雨水适中,比较适合苗木生长,而发展苗木种植产业,也能与碧桂园的企业优势充分结合。当扶贫项目组把想法告诉村干部时,村干部们却犹豫了,“发展产业固然是好,但苗木需要的本钱太大,穷了一辈子的村民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
最后,碧桂园为此确定了“借本你种、卖了还本、赚了归你、再借再还、勤劳致富”的扶贫理念,其先为树山村的种植农户垫付50%~90%的种苗款,农户卖了苗木之后再还本,赚钱归农户,还本后发展种植下一批苗木时可以再借。
此外,碧桂园还在树山村成立了苗圃示范基地,建立苗木种植合作社,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运行,由碧桂园派驻技术人员,免费对种植苗木的村民们进行培训。如今,树山村的苗木产业发展已经逐步形成了市场机制,年产值超过2550万元,村民实际获益1315多万元,种植农户年均增收7万元。
而树山村这样一个曾经的贫困村,在碧桂园扶贫项目组的帮扶下发生的巨变,不仅是村里的环境变美了、住上了新房,而且村民们靠着发展的苗木产业也实实在在地富起来了。
碧桂园在树山村开展整村推进改造扶贫工作中,探索、开启了“造血式”产业扶贫之路。
2017年起,碧桂园开始进入了大规模驻村扶贫阶段,并将树山村的成功经验逐步推广到广东韶关翁源黄塘村、潮州饶平黄正村,广西百色田阳央律村等7个定点帮扶项目,还在肇庆市怀集县下帅乡、广州市花都区梯面镇、清远市佛冈县生水塘村、潭洞村和四川马边及甘洛等地开展了整村推进改造扶贫工作。
为民企扶贫“打个样”
2020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的主题为“决胜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内容主要亮点其中就包括了“以购代捐”及“消费扶贫”等。尤其是在消费扶贫举措上,碧桂园也是以巨大热情积极参与、投入。
最近由广东省多部门联合启动的“2020年广东扶贫济困日爱心助农网销会”暨消费扶贫系列活动上,碧桂园已率先认购了1亿元扶贫产品,以扶贫创新推动广东扶贫济困事业的发展,助力广东脱贫攻坚。
此外,今年新冠疫情影响了各地农产品(000061,股吧)销售,碧桂园积极参与了“保供给、防滞销”活动,采购贫困地区约1500吨农产品捐赠到湖北,链接贫困户10万多人;碧桂园还承办了“战疫战贫、与你同行”520消费扶贫云上行活动,集团高管、员工、社会扶贫共同体成员与网红主播一起直播带货,帮助全国8省市卖出扶贫农产品3000万余元。
从早在1997年杨国强的事业刚起步时第一次捐出100万元设立仲明大学生助学金开始,杨国强和他创办的碧桂园在社会扶贫济困事业上的脚步就从未停歇。现在,碧桂园更是将扶贫事业提升到了作为主营业务的战略高度,秉持“希望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积极响应脱贫攻坚的号召,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投身扶贫公益事业,累计投入超过67亿元,直接受益贫困人口超过36万人次。
碧桂园明确“做党和政府扶贫工作的有益补充”的定位,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发挥集团自身优势,立足地区实际,坚持精准方略,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探索推进了“4+X”扶贫模式。其中,“4”是指党建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等由集团统一部署的规定动作,“X”是指结合帮扶地区实际拓展的自选动作,切实做到精准扶贫。
在党建扶贫上,通过开展村支书研学活动,增强脱贫引导力;通过选聘“老村长”,增强脱贫推力;通过村企共建,增强脱贫动力,其在9省14帮扶县成立一线党支部并与当地党支部结对共建;开展了寻找深度贫困户活动;开办“碧乡·乡村振兴学习实践中心”等。
在产业扶贫上,碧桂园主要是通过筑牢帮扶地区特色产业根基,建立利益捆绑与共享机制、长期稳定的产销机制,落地集团自身的产业项目,开展星火计划扶贫系列旅游,培养一批返乡扎根创业带头人等,从而把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发展优势,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在教育扶贫上,杨国强、国强公益基金会、杨惠妍先后创办了面向贫困学生的国华纪念中学、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临夏国强职院技术学校等免费学校,此外还捐资设立了仲明大学生助学金、惠妍教育助学基金等,改变了数以千计的寒门学子及其家庭的贫困命运。在就业扶贫上,碧桂园帮扶地区开展了职业、农业技能培训,搭建招聘平台,完善就业跟踪体系。
“4+X”扶贫模式下的“X”自选动作,碧桂园则开展了健康扶贫,比如捐赠1亿元支持国家“光明扶贫行动·白内障复明”项目,在帮扶县免费为患白内障的贫困户提供治疗;开展“顶梁柱”计划等健康保险。此外,碧桂园在帮扶地区还开展了乡村振兴综合体建设。
民营企业是社会精准扶贫的重要力量,碧桂园不仅倾情倾力地投入到扶贫事业,而且在探索“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的长效模式上,不仅为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社会力量尤其是民营企业直接参与脱贫攻坚提供了丰富样本。